非自杀性自伤与接纳承诺疗法的多维解析
发布时间:2021-04-19 19:21
接纳承诺疗法干预非自杀性自伤已经被一些临床案例证实疗效显著,与其他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接纳承诺疗法的干预效果更加持久。首先分析了非自杀性自伤基本含义以及各类特征,从心理动机的角度简要说明了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原因,再结合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及治疗模型,阐述了接纳承诺疗法是通过提高个体心理灵活性减少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的理论依据与治疗过程,最后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学者通过接纳承诺疗法干预非自杀性自伤的实证研究及效果,为其他研究者实践该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提供借鉴思路。
【文章来源】:医学与哲学. 2020,41(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NSSI的特征
1.1 NSSI的年龄特征
1.2 NSSI的影响因素
1.3 NSSI的心理动机
2 ACT的理论模型
2.1 ACT的心理病理模型
2.1.1 经验性回避
2.1.2 认知融合
2.1.3 概念化的过去和恐惧化的未来
2.1.4 对概念化自我的依附
2.1.5 缺乏明确的价值观
2.1.6 不动、冲动或逃避
2.2 ACT的治疗模型
2.2.1 接纳
2.2.2 认知解离
2.2.3 关注当下
2.2.4 以己为景
2.2.5 明确价值
2.2.6 承诺行动
3 ACT在NSSI中的应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纳承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综述)[J]. 陈玥,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09)
[2]接纳承诺疗法灵活六边形解读[J]. 赖雄,陈盈,何厚建,胡茂荣. 医学与哲学(B). 2018(06)
[3]非自杀性自伤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性Meta分析[J]. 吴名道,况荣华,毛绍菊,唐寒梅,傅燕艳,李瑊妮,邱红恒,朱金云,黄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4)
[4]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的Meta分析[J]. 潘珍,毛绍菊,唐寒梅,傅燕艳,孙玮璇,廖志林,李瑊妮,邱红恒,朱金云,黄鹏.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6)
[5]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现状[J]. 张芳,程文红,肖泽萍.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4 (05)
[6]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应对方式[J]. 乔慧芬,陈瑜. 精神医学杂志. 2012(06)
[7]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 张婍,王淑娟,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5)
[8]四川省1312名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 闫敬,朱翠珍,司徒明镜,杜娜,黄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01)
[9]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 曾祥龙,刘翔平,于是.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7)
本文编号:3148154
【文章来源】:医学与哲学. 2020,41(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NSSI的特征
1.1 NSSI的年龄特征
1.2 NSSI的影响因素
1.3 NSSI的心理动机
2 ACT的理论模型
2.1 ACT的心理病理模型
2.1.1 经验性回避
2.1.2 认知融合
2.1.3 概念化的过去和恐惧化的未来
2.1.4 对概念化自我的依附
2.1.5 缺乏明确的价值观
2.1.6 不动、冲动或逃避
2.2 ACT的治疗模型
2.2.1 接纳
2.2.2 认知解离
2.2.3 关注当下
2.2.4 以己为景
2.2.5 明确价值
2.2.6 承诺行动
3 ACT在NSSI中的应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纳承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综述)[J]. 陈玥,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09)
[2]接纳承诺疗法灵活六边形解读[J]. 赖雄,陈盈,何厚建,胡茂荣. 医学与哲学(B). 2018(06)
[3]非自杀性自伤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性Meta分析[J]. 吴名道,况荣华,毛绍菊,唐寒梅,傅燕艳,李瑊妮,邱红恒,朱金云,黄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4)
[4]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的Meta分析[J]. 潘珍,毛绍菊,唐寒梅,傅燕艳,孙玮璇,廖志林,李瑊妮,邱红恒,朱金云,黄鹏.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6)
[5]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现状[J]. 张芳,程文红,肖泽萍.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4 (05)
[6]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应对方式[J]. 乔慧芬,陈瑜. 精神医学杂志. 2012(06)
[7]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 张婍,王淑娟,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5)
[8]四川省1312名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 闫敬,朱翠珍,司徒明镜,杜娜,黄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01)
[9]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 曾祥龙,刘翔平,于是.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7)
本文编号:3148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4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