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自我呈现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20 09:45
为了探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在校的4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为163人,女生为286人。研究采用逐步法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存在着两两相关;(2)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可以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程度进行直接的预测,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的影响。
【文章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2019,32(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 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量表
2.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
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三)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
(二)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
(三)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
(四)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三、讨论
(一)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生活满意度三者的关系分析
(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多重中介模型[J]. 陈必忠.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09)
[2]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生命意义感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聂晗颖,甘怡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5)
[3]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J]. 胡心怡,陈英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0)
[4]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和一般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J]. 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牛更枫,孔繁昌,连帅磊. 心理科学. 2016(02)
[5]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田媛,刘庆奇,连帅磊. 心理科学. 2016(01)
[6]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的作用[J]. 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牛更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6)
[7]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的作用[J]. 牛更枫,鲍娜,周宗奎,范翠英,孔繁昌,孙晓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5)
[8]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 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9]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J]. 陈浩,赖凯声,董颖红,付萌,乐国安. 心理学探新. 2013(06)
[10]青少年网络自我展示[J]. 顾璇,金盛华,李红霞,吴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2)
硕士论文
[1]社交网络自我呈现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D]. 郭悦.江苏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自我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 赵思涵.广西师范大学 2018
[3]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 鲁雅静.河北大学 2015
[4]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D]. 江爱栋.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38959
【文章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2019,32(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 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量表
2.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
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三)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
(二)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
(三)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
(四)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三、讨论
(一)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生活满意度三者的关系分析
(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多重中介模型[J]. 陈必忠.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09)
[2]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生命意义感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聂晗颖,甘怡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5)
[3]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J]. 胡心怡,陈英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0)
[4]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和一般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J]. 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牛更枫,孔繁昌,连帅磊. 心理科学. 2016(02)
[5]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田媛,刘庆奇,连帅磊. 心理科学. 2016(01)
[6]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的作用[J]. 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牛更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6)
[7]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的作用[J]. 牛更枫,鲍娜,周宗奎,范翠英,孔繁昌,孙晓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5)
[8]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 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9]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J]. 陈浩,赖凯声,董颖红,付萌,乐国安. 心理学探新. 2013(06)
[10]青少年网络自我展示[J]. 顾璇,金盛华,李红霞,吴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2)
硕士论文
[1]社交网络自我呈现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D]. 郭悦.江苏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自我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 赵思涵.广西师范大学 2018
[3]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 鲁雅静.河北大学 2015
[4]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D]. 江爱栋.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38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3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