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青少年自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01 14:57
  自恋个体具有夸张且脆弱的自我观点、强烈的特权感以及渴望成功并成为大众焦点的需求。作为一种复杂的人格特质与状态,自恋会对个体思维、感受以及行为产生复杂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时期,他们是否具有更明显的自恋倾向呢?由于自恋个体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那么自恋个体是否会产生亲社会行为呢?本文开展了两个研究,探讨青少年自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通过主体性自恋量表、集体性自恋量表和亲社会倾向量表,以苏州市一所初级中学716名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男341人,女375人),探讨了青少年主体性自恋和集体性自恋的特点及其与亲社会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自恋水平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主体性自恋和集体性自恋水平均显著高于女生的水平;主体性自恋水平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城市学生的主体性自恋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的水平;父亲文化程度越高,青少年的主体性自恋水平也越高;(2)主体性自恋与公开的、依从的、情绪性的、紧急的亲社会倾向呈显著微弱的正相关;集体性自恋与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性的、紧急的亲社会倾向均呈显著的中等强度的相关;(3)个体的主体性自恋水平越高,匿名情境...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少年自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父母亲文化程度对主体性自恋的交互影响

亲社会行为,自恋,不同情境,特质


图 3-2:不同情境中两种自恋个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2.4.3 不同类型自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的原因2.4.3.1 亲社会行为原因的编码方式通过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被试对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归因括:善良、慷慨、乐于助人、团结互助、分数足够等积极特质与吝啬、冷信任同伴、分数不够等消极特质。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文中提及的两个概念:集体性(community)与主体性(agency)两个维度所获的原因进行编码。具体方法如下:实施与不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归因均设置两个维度:集主体性。集体性维度上,提到集体性特质则赋值 1 分,未提到则赋值 0 分性维度上,提到主体性特质则赋值 1 分,未提到则赋值 0 分。2.4.3.2 自恋类型对是否实施亲社会行为归因上的差异为了检验不同自恋类型个体在归因维度(即集体性特质与主体性特质


本文编号:3259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59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4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