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03 01:04
网络过激行为作为一种网络偏差行为,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并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产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因素开展调研,发现既有来自于大学生消极的网络心理需求的表层原因,也有来自于个体心理素质水平不高的深层原因。有效地预测和防止大学生的网络过激行为的引导策略在于:政府应改善不良的网络环境,学校应加强积极的网络文化建设和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且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方法。
【文章来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现状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果分析
1.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总体状况
2. 性别差异比较
3. 年级差异比较
4. 专业差异比较
二、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 情绪不稳定
(二) 挫折耐受力较差
(三) 个性缺陷
三、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引导策略
(一) 政府层面:改善不良的网络环境
(二) 学校层次: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
(三) 教师层面: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
本文编号:3261546
【文章来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现状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果分析
1.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总体状况
2. 性别差异比较
3. 年级差异比较
4. 专业差异比较
二、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 情绪不稳定
(二) 挫折耐受力较差
(三) 个性缺陷
三、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引导策略
(一) 政府层面:改善不良的网络环境
(二) 学校层次: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
(三) 教师层面: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
本文编号:3261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6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