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类的特性、维度及心理效应
发布时间:2021-07-15 11:59
社会分类是个体基于共享相似性将人群分为不同类别的一种主观心理过程,具有自动化、灵活性和潜在模糊性等特性。社会分类的维度既包括性别、年龄和种族等自然线索,也包括语言、职业和社会身份等重要社会线索。在社会分类过程中,不同维度往往具有相对重要性,表现为优势维度效应;不同维度相互之间也会发生作用,产生交叉分类效应,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这种交叉分类效应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技术从分类主体、分类目标、分类情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多角度探讨社会分类的心理加工机制,构建更具整合性的社会分类理论模型。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2019,27(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社会分类的特性
2.1 自动化
2.2 灵活性
2.3 潜在模糊性
3 社会分类的重要线索维度
3.1 自然线索维度
3.2 社会线索维度
3.2.1 语言
3.2.2 职业
3.2.3 社会阶层身份
4 社会分类的优势维度效应与交叉分类效应
4.1 优势维度效应
4.1.1 优势维度效应的表现
4.1.2 维度效价对优势维度效应的作用
4.2 交叉分类效应
4.2.1 交叉分类现象及效应
4.2.2 交叉分类效应的理论解释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孔识别过程中多重社会亚范畴的交互作用[J]. 张凯莉,张琴,周静,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 2017(11)
[2]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J]. 佐斌,代涛涛,温芳芳,索玉贤. 心理科学. 2015(04)
[3]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J]. 辛自强,辛素飞. 心理学报. 2014(03)
[4]群体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及其潜在加工过程[J]. 黎情,佐斌,胡聚平.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5]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简介与研究评述[J]. 侯志瑾,梁湘明.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2)
本文编号:3285662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2019,27(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社会分类的特性
2.1 自动化
2.2 灵活性
2.3 潜在模糊性
3 社会分类的重要线索维度
3.1 自然线索维度
3.2 社会线索维度
3.2.1 语言
3.2.2 职业
3.2.3 社会阶层身份
4 社会分类的优势维度效应与交叉分类效应
4.1 优势维度效应
4.1.1 优势维度效应的表现
4.1.2 维度效价对优势维度效应的作用
4.2 交叉分类效应
4.2.1 交叉分类现象及效应
4.2.2 交叉分类效应的理论解释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孔识别过程中多重社会亚范畴的交互作用[J]. 张凯莉,张琴,周静,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 2017(11)
[2]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J]. 佐斌,代涛涛,温芳芳,索玉贤. 心理科学. 2015(04)
[3]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J]. 辛自强,辛素飞. 心理学报. 2014(03)
[4]群体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及其潜在加工过程[J]. 黎情,佐斌,胡聚平.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5]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简介与研究评述[J]. 侯志瑾,梁湘明.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2)
本文编号:3285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8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