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见偏差认知加工理论模型综述
发布时间:2021-07-23 12:38
社会认知心理学一直在探究后见偏差的作用机制,虽然还没有理论能够单独解释后见偏差的所有现象以及影响后见偏差的因素,但目前对于后见效应的实验研究则提出了"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理论"(SARA)、"反馈后最佳重构理论"(RAFT)、"因果推理模型理论"(CMT)三种解释个体产生后见偏差的认知加工理论模型。相关学者应确定每种理论模型的解释对于后见偏差作用机制的相对贡献。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理论模型 (Selective Activ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Anchoring)
二、反馈后最佳重构理论模型 (Reconstruction After Feedback with Take the Best)
三、因果推理模型理论 (Causal Model Theory)
本文编号:3299305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理论模型 (Selective Activ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Anchoring)
二、反馈后最佳重构理论模型 (Reconstruction After Feedback with Take the Best)
三、因果推理模型理论 (Causal Model Theory)
本文编号:3299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9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