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主观幸福感的脑功能基础及其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23 22:46
  从古至今,幸福一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这是因为幸福能够给人们带来积极的结果:幸福个体比不幸福个体更加具有创造性,拥有更加满意的婚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幸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同等水平的幸福。大量研究和调查报告均指出幸福在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国内外己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影响主观幸福感个体差异的诸多因素,发现除了客观因素(如年龄、性别、文化、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之外,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差异还与多种认知、动机以及情绪加工过程有关。大脑是个体幸福感产生和变化的关键生理基础。近年来,随着现代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考察主观幸福感的神经机制。己有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主要和大脑默认网络、执行控制网络以及突显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然而,以往研究主要是从结构磁共振成像或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出发,大多关注某一个或几个单一脑区的功能,很少研究多个脑区甚至是大脑功能网络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个体差异的影响。当代神经科学证据己表明人的许多重要心理功能不仅仅只定位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单独的脑区,而是需要多个脑区之...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主观幸福感的脑功能基础及其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


组独立成分分析(9ICA)分离出的20个独立成分的空间表征模式

序列,功能连接,验证分析,分析参数


?lc?20??A???2寮:)③??A?◎.巧@????图3-1组独立成分分析(gICA)分离出的20个独立成分的空间表征模式??青争态功能网络连接分析(static?fimctional?network?connectivity,sFNC.):?sFNC被定义为??两两网絡成分的全部时_.序列(所有_232个时闻点).之间的皮尔逊相关(Jafri,?Pearlson,?Stevens,??&?Calhoun,2008)。本研宄生要分析上述5个网络成分之闻的sFNC,共10条功能连接??然后我们对SWB分数和这10条功能连接之间作皮尔逊相关分析》另外,??为了排除可能的泡淆因素,我们先将性别、年龄和头动参数(meanFD)作为协变量排除,??然后再考察SWB分数和静态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这里使用错误发现率(false?discovery??rate.,.?FDR,p<0.05),方法来控制多重比较何题。??动态功能网j络连接分析(dynamic?functional?network?connectivity,dFNC):?dFNC?的分??析是基于GIFT软件包的。曾先.

分布情况,数据集中,年龄,分布情况


这里*仍然使用FDR?(p<0.05?)方法輯制多量比较问题??3.?3研究结果??表3-1和图3-3中报告了两个数据集中所有被纳入最终分析的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行为分数,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和SWB分数。??表3-1两个数据集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数据集?性别?年龄?SWB??数目(N)?GBB?男?84?84??女?247?247??SLIM?男?97?97??女?115?115??平均数(Mean)?GBB?男?20.0?40.3??女?20.2?43.4??SLIM?男?22.6?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幸福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J]. 罗扬眉,李宝林,刘杰,毕重增,黄希庭.  科学通报. 2015(02)
[2]高低幸福感人群的负情绪特点:生理和表情的依据[J]. 唐淦琦,黄敏儿.  心理学报. 2012(08)
[3]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 吴明霞.  心理学动态. 2000(04)
[4]主观幸福感概述[J]. 段建华.  心理学动态. 1996(01)

博士论文
[1]幸福感的神经机制[D]. 罗扬眉.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00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00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