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脑基础

发布时间:2021-08-13 01:02
  攻击行为多年来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同学者对于攻击行为的界定不相一致,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定义是有蓄意伤害他人意图,且被伤害个体有避免伤害的动机的行为。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根据一般攻击模型理论(General Aggression Model,GAM),可以概括为情境因素以及在情境中的个体因素。而在个体因素中,认知因素是不可绕去的一种因素。在综述的基础上,发现敌意归因偏向是影响攻击行为的一重要因素,但是前人对其的探索多基于问卷的测量,为数不多的实验设计也多是采用口头或文字形式创设模糊情境。因此,本研究借鉴以往研究的优点,将在经济领域中已经比较成熟的独裁者范式(The Dictator Game,DG)进行改编运用于敌意归因偏向这一变量的操纵,并且通过求职者评定任务对金钱分配这一情境下的攻击行为进行测量。此外,有关敌意归因偏向的认知机制研究较少,尤其是基于FMRI技术下的脑机制更是空白。基于此,本文分为两个研究一步步探讨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脑机制。研究一首先综述前人有关敌意归因偏向的研究,并且进行实验中敌意原因的编制、收集以及最终确定。最终确定了12条结果...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脑基础


一般攻击模型过程

示意图,敌意,从众,示意图


4 元:6 元分配为较为模糊的分配方案,设置了 20 轮;为了防止被试怀疑实验的真实性以及多个试次重复单调的分配方案,影响实验的效果,特设置了 2 元:8元分配以及 5 元:5 元分配各 5 轮以丰富分配方案。在实验助理提出分配方案后,给被试呈现预先收集好的实验助理如此分配可能的原因,请被试对其原因的同意程度进行选择。为了增强敌意归因偏向的引导效果,特增加了从众引导的操作。改变自己的行为与看法来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 Cialdini & Goldstein, 2004 ),当自己的行为与团体内其他成员不一致的时候,即使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个体也会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的错误选择(Asch, 1956 )。在本研究中,有关从众引导的操作为用红色箭头指向某一数字,告知被试之前参加实验的人中选择该选项的比例。在本实验中,采用被试间的设计,敌意归因偏向引导作为自变量,在实验组中敌意引导句为事先收集到的原因,在无敌意引导组中告知被试“请随意按一个下面数字对应的键”(为了减少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无引导组的指导语句长度尽量与引导组的平均值保持一致)。(具体操作如下图)

示意图,从众,参与者,示意图


图 3 无敌意归因偏向从众引导示意图1.4.2.2 求职者评价任务Twenge 在研究社会拒绝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采用了求职者评价任务(Twenge, Baumeister, Tice, & Stucke, 2001 )。在实验操纵结束后告诉所有的参与者另外的参与者(评价自己论文的人)在申请本实验室的研究助理职位。并且向参与者解释该职位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本实验室打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候选人进行评估。请参与者填写一份对另外参与者的评估报告,评估共包括 10 个语句(如,“该应聘者是友好的”、“该应聘者是思想开放的”、“如果我负责招聘研究助理,我愿意聘用这位应聘者”),采用 10 点评分,从强烈不同意(Strongly disagree)到强烈同意(Strongly agree)。在本研究中,在敌意归因偏向从众引导范式实施后告知参与者实验助理正在应聘本课题组的正式研究助理,并且告知其该职位的竞争很激烈;该实验助理是我们在网上招募来的同学,今天是第一次来参加实验,我们也不熟悉他/她,因此我们想听取参与者的意见,参与者的评价将作为我们最终是否录取该同学的重


本文编号:3339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39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