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受助者结果类型对亲社会表现的影响:成人与儿童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2:27
  亲社会表现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其影响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两个研究(分别以大学生和二、四、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受助者结果类型(受助者获得积极结果vs.受助者避免消极结果)对亲社会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1)受助者避免消极结果条件比受助者获得积极结果条件诱发成人更高的亲社会意愿和行为;(2)六年级儿童帮助他人避免消极结果的亲社会意愿更强、情绪更积极;(3)相对于帮助他人避免消极结果,二年级儿童更倾向于帮助他人获得积极结果。这些结果说明受助者结果类型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表现(包括亲社会行为、亲社会意愿、亲社会情绪),并且这种影响因成人和儿童有所不同:成人和年长儿童表现出亲社会损失规避现象,年幼儿童则表现出相反效应。 

【文章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提出
2 研究一受助者结果类型对成人亲社会表现的影响
    2.1 方法
        2.1.1 被试
        2.1.2 实验程序及材料
        2.1.3 数据分析
    2.2 研究结果
3 研究二受助者结果类型对儿童亲社会表现的影响
    3.1 方法
        3.1.1 被试
        3.1.2 实验程序及材料
        3.1.3 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受助者结果类型对二、四、六年级小学生自由表达亲社会意愿的影响
        3.2.2 受助者结果类型对二、四、六年级小学生强行分配亲社会意愿的影响
        3.2.3 受助者结果类型对二、四、六年级小学生亲社会情绪的影响
4 讨论
    4.1 受助者结果类型对亲社会表现的影响
    4.2 受助者结果类型对成人与儿童亲社会表现影响的对比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 丁凤琴,陆朝晖.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8)
[2]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J]. 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  心理科学. 2014(05)
[3]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寇彧,唐玲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本文编号:3389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89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