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欺骗行为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21-09-25 00:16
自发性欺骗是指个体根据自身意图自发做出的欺骗行为。本文简单梳理了有关自发性欺骗研究的实验任务,从个体、情境、认知三个方面总结了自发性欺骗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的神经机制,并介绍了用于解释自发性欺骗的相关认知理论。未来研究可以借鉴经济学中的信号博弈范式对欺骗行为的具体阶段及其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心理研究. 2019,12(03)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自发性欺骗行为的研究任务
3 自发性欺骗行为的影响因素
3.1 个体因素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3.1.1 欺骗者的个体特征
3.1.2 欺骗对象的特征
3.2 情境因素
3.2.1 他人在场与匿名性
3.2.2 不公平情境
3.2.3 欺骗收益的指向
3.3 认知因素
3.3.1 自我概念
3.3.2“滑坡”效应
4 自发性欺骗的神经机制
5 欺骗行为的理论解释
5.1 收益—风险权衡的经济人假设
5.2 自我概念维持理论
5.3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动机理论
6 问题与展望
6.1 实验范式
6.2 理论的适用性
6.3 关于神经机制的未来研究
本文编号:3408714
【文章来源】:心理研究. 2019,12(03)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自发性欺骗行为的研究任务
3 自发性欺骗行为的影响因素
3.1 个体因素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3.1.1 欺骗者的个体特征
3.1.2 欺骗对象的特征
3.2 情境因素
3.2.1 他人在场与匿名性
3.2.2 不公平情境
3.2.3 欺骗收益的指向
3.3 认知因素
3.3.1 自我概念
3.3.2“滑坡”效应
4 自发性欺骗的神经机制
5 欺骗行为的理论解释
5.1 收益—风险权衡的经济人假设
5.2 自我概念维持理论
5.3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动机理论
6 问题与展望
6.1 实验范式
6.2 理论的适用性
6.3 关于神经机制的未来研究
本文编号:3408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0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