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世界信念和情绪对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8 01:34
利他惩罚是指个体面对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现象时,愿意付出个人成本惩罚违规者的行为,根据惩罚实施者自身利益是否受损,将利他惩罚行为分为利益受损者实施的第二方利他惩罚行为,以及利益并未直接受到损失的第三方实施的利他惩罚行为,且研究者认为这两种利他惩罚行为的产生原因很可能不同。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人们需求相信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公平公正的,也即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Lerner,1965)。随着对公正世界信念结构的深入研究,发现公正世界信念又可以根据主体分为指向自我和指向他人的公正世界信念,前者指个体认为对于自己而言这个世界是公正的,后者是指个体认为世界对于他人而言是公正的;根据时间维度分为内在公正世界信念和未来公正世界信念,前者指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件本身来感知公正性,后者指个体将未来较长时间内尚未发生的事件考虑在内,并认为所有不公正在未来都将得到补偿。已有研究发现自我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和现在未来公正世界信念能够对个体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很可能是解释个体利他惩罚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除了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认知外,研究发现情绪也是影响个体利他惩罚行为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中关于公正世界信念...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流程图第二部分指导语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辜受害事件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观察者的角色偏倚[J]. 张洁婷,王晓钧,潮萌. 心理学探新. 2018(05)
[2]普遍信任博弈决策的动态过程——来自脑电时频分析的证据[J]. 付超,张振,何金洲,黄四林,仇剑崟,王益文. 心理学报. 2018(03)
[3]服刑人员攻击行为特征及与公正感知的关系[J]. 孙霁,班永飞,杨嵘昌,班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3)
[4]重复信任博弈的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J]. 王益文,张振,原胜,郭丰波,何少颖,敬一鸣. 心理学报. 2015(08)
[5]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规范激活的解释[J]. 陈思静,何铨,马剑虹. 心理学报. 2015(03)
[6]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相关性[J]. 李薇,陈晓梅,金晓君,赵妍,李丽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06)
[7]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内隐认知研究[J]. 李雷. 中国电力教育. 2013(25)
[8]利他惩罚的发生机制及其神经基础[J]. 丁毅,纪婷婷,陈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6)
[9]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ERP研究[J]. 吴燕,罗跃嘉. 心理学报. 2011(06)
[10]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 杜建政,祝振兵,李兴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03)
博士论文
[1]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与社会功能研究[D]. 周春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社会规范激活:第三方惩罚的心理机制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D]. 陈思静.浙江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不同具体情绪对个体道德决策的影响[D]. 孙珂.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群体偏好、诱导情绪对初中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D]. 徐萍.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公正世界信念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 柴江霞.河北师范大学 2016
[4]不同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研究[D]. 刘丹丹.河北师范大学 2016
[5]动机与情绪对利他惩罚的影响及其毕生发展[D]. 赵怡琳.华东师范大学 2016
[6]不公平情境下惩罚价格与社会责任感对第三方惩罚需求的影响[D]. 薄欣.天津师范大学 2016
[7]被背叛感、利他惩罚,及其预测关系:信任博弈的ERP研究[D]. 马文杰.西南大学 2016
[8]公正世界信念对追求长远目标的影响及其机制[D]. 吴佩君.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公正世界信念的自动激活—来自眼动的证据[D]. 丁敏.河南大学 2014
[10]公正世界信念的双重结构在利他惩罚决策中的功能分离[D]. 葛茜.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75642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流程图第二部分指导语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辜受害事件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观察者的角色偏倚[J]. 张洁婷,王晓钧,潮萌. 心理学探新. 2018(05)
[2]普遍信任博弈决策的动态过程——来自脑电时频分析的证据[J]. 付超,张振,何金洲,黄四林,仇剑崟,王益文. 心理学报. 2018(03)
[3]服刑人员攻击行为特征及与公正感知的关系[J]. 孙霁,班永飞,杨嵘昌,班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3)
[4]重复信任博弈的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J]. 王益文,张振,原胜,郭丰波,何少颖,敬一鸣. 心理学报. 2015(08)
[5]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规范激活的解释[J]. 陈思静,何铨,马剑虹. 心理学报. 2015(03)
[6]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相关性[J]. 李薇,陈晓梅,金晓君,赵妍,李丽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06)
[7]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内隐认知研究[J]. 李雷. 中国电力教育. 2013(25)
[8]利他惩罚的发生机制及其神经基础[J]. 丁毅,纪婷婷,陈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6)
[9]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ERP研究[J]. 吴燕,罗跃嘉. 心理学报. 2011(06)
[10]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 杜建政,祝振兵,李兴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03)
博士论文
[1]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与社会功能研究[D]. 周春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社会规范激活:第三方惩罚的心理机制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D]. 陈思静.浙江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不同具体情绪对个体道德决策的影响[D]. 孙珂.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群体偏好、诱导情绪对初中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D]. 徐萍.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公正世界信念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 柴江霞.河北师范大学 2016
[4]不同内隐公正世界信念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机制研究[D]. 刘丹丹.河北师范大学 2016
[5]动机与情绪对利他惩罚的影响及其毕生发展[D]. 赵怡琳.华东师范大学 2016
[6]不公平情境下惩罚价格与社会责任感对第三方惩罚需求的影响[D]. 薄欣.天津师范大学 2016
[7]被背叛感、利他惩罚,及其预测关系:信任博弈的ERP研究[D]. 马文杰.西南大学 2016
[8]公正世界信念对追求长远目标的影响及其机制[D]. 吴佩君.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公正世界信念的自动激活—来自眼动的证据[D]. 丁敏.河南大学 2014
[10]公正世界信念的双重结构在利他惩罚决策中的功能分离[D]. 葛茜.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75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7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