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人格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塑造
发布时间:2022-01-16 19:04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另一方面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格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据此,人格转型是社会转型理论研究的有机成分。而人格转型也即人格现代化则是由传统人走向现代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只有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又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才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一些固有的人格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要从根本上实现人格的现代化,塑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格,已成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社会生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个人也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影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在通向现代化的社会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不断重组和整合,所以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都给个人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场所。在这一时期,个体人格的分化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对此现象展开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各派人格理论的共同点仅仅在于:它们都是对“个人”的研究。对个人的...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1.2.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格现代化基本理论概述
2.1 中西“人格”辨义
2.1.1 西方话语中的“人格”
2.1.2 中国传统语义上的“人格”
2.2 人格涵义的现代阐释
2.3 人格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吁求
2.3.1 人格现代化的内涵
2.3.2 人格现代化的历史价值
第3章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及其人格范型的历史回顾
3.1 中国传统人格思想及其对古代人格范型的深刻影响
3.2 中国传统人格范型的缺憾
3.3 中国传统价值理想对现代人格塑造的启迪
3.3.1 关于人格个体独立性的阐释
3.3.2 关于人格的境界完美性
3.3.3 关于人格现实的普遍可塑性
第4章 中国人格现代化发展历程及人格问题透析
4.1 我国人格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4.1.1 人格现代化的开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4.1.2 人格现代化的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4.1.3 人格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4.2 我国人格的过渡性特点
4.2.1 依从人格与独立人格并存
4.2.2 伦理人格与法制人格并存
4.2.3 保守人格与开放人格并存
4.3 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人格问题透析
4.3.1 “人格危机”现象
4.3.2 “人格危机”的深层原因透析
第5章 现代人格的塑造
5.1 现代人格的评价标准
5.1.1 真
5.1.2 善
5.1.3 美
5.2 现代人格的基本特征
5.2.1 要素特征
5.2.2 功能特征
5.2.3 标志特征
5.3 现代人格塑造的途径
5.3.1 现代人格塑造的社会化途径
5.3.2 个体自我修养的基本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格现代化[J]. 张春燕. 理论观察. 2005(06)
[2]有关人格理论的几点思考[J]. 王敏. 齐鲁学刊. 2004(06)
[3]论中国传统人格局限与现代人格建构问题[J]. 李映山. 求索. 2004(10)
[4]从传统到现代:政治人格的塑造与政治稳定[J]. 任丽萍. 求索. 2004(01)
[5]社会转型期人的现代化建设初探[J]. 彭志勇.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2(03)
[6]人格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J]. 杨诚德.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7]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格转型[J]. 鲁献慧. 社会科学辑刊. 2001(04)
[8]人的主体性和现代人格建构[J]. 鲁献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9]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政治人格解析[J]. 王慧然.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01)
[10]试论社会转型中的人格转型[J]. 徐强,张仲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本文编号:3593251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1.2.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格现代化基本理论概述
2.1 中西“人格”辨义
2.1.1 西方话语中的“人格”
2.1.2 中国传统语义上的“人格”
2.2 人格涵义的现代阐释
2.3 人格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吁求
2.3.1 人格现代化的内涵
2.3.2 人格现代化的历史价值
第3章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及其人格范型的历史回顾
3.1 中国传统人格思想及其对古代人格范型的深刻影响
3.2 中国传统人格范型的缺憾
3.3 中国传统价值理想对现代人格塑造的启迪
3.3.1 关于人格个体独立性的阐释
3.3.2 关于人格的境界完美性
3.3.3 关于人格现实的普遍可塑性
第4章 中国人格现代化发展历程及人格问题透析
4.1 我国人格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4.1.1 人格现代化的开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4.1.2 人格现代化的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4.1.3 人格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4.2 我国人格的过渡性特点
4.2.1 依从人格与独立人格并存
4.2.2 伦理人格与法制人格并存
4.2.3 保守人格与开放人格并存
4.3 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人格问题透析
4.3.1 “人格危机”现象
4.3.2 “人格危机”的深层原因透析
第5章 现代人格的塑造
5.1 现代人格的评价标准
5.1.1 真
5.1.2 善
5.1.3 美
5.2 现代人格的基本特征
5.2.1 要素特征
5.2.2 功能特征
5.2.3 标志特征
5.3 现代人格塑造的途径
5.3.1 现代人格塑造的社会化途径
5.3.2 个体自我修养的基本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格现代化[J]. 张春燕. 理论观察. 2005(06)
[2]有关人格理论的几点思考[J]. 王敏. 齐鲁学刊. 2004(06)
[3]论中国传统人格局限与现代人格建构问题[J]. 李映山. 求索. 2004(10)
[4]从传统到现代:政治人格的塑造与政治稳定[J]. 任丽萍. 求索. 2004(01)
[5]社会转型期人的现代化建设初探[J]. 彭志勇.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2(03)
[6]人格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J]. 杨诚德.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7]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格转型[J]. 鲁献慧. 社会科学辑刊. 2001(04)
[8]人的主体性和现代人格建构[J]. 鲁献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9]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政治人格解析[J]. 王慧然.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01)
[10]试论社会转型中的人格转型[J]. 徐强,张仲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本文编号:3593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9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