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日常暴力暴露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1 19:28
  目的考察暴力暴露、遭受网络欺凌、自我控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关系,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暴力暴露问卷、网络欺凌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自杀意念问卷,对从4个城市的2所高中和3所初中选取140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的暴力暴露、遭受网络欺凌和自杀意念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分别与暴力暴露、遭受网络欺凌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暴力暴露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还可以通过遭受网络欺凌间接影响自杀意念,且自我控制可调节遭受网络欺凌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结论暴力暴露通过遭受网络欺凌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且影响作用受到自我控制这一变量的调节。 

【文章来源】:心理月刊. 2020,15(1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日常暴力暴露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


调节的中介效应图

自杀意念,暴力,效应


本研究根据以往有关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法,对遭受网络欺凌的中介效应和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同时进行检验。研究将所有变量转化为Z分数。首先,检验暴力暴露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拟合模型良好,RMSEA=0.059,SRMR=0.01,CFI=0.92,NNFI=0.94,暴力暴露会显著正向自杀意念(γ=0.38,t=16.21,P<0.001)。见图1。其次,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数据对模型拟合良好,拟合指数是RMSEA=0.052,SRMR=0.04,CFI=0.94,NNFI=0.92。暴力暴露显著正向预测遭受网络欺凌(γ=0.16,t=4.98,P<0.001),遭受网络欺凌正向预测自杀意念(γ=0.23,t=10.04,P<0.001),因此,遭受网络欺凌是暴力暴露与自杀意念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同时,暴力暴露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仍然显著(γ=0.33,t=15.01,P<0.001),遭受网络欺凌在暴力暴露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使用Bootstrap方法对路径系数的中介变量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经过2000次Bootstrap抽样,选取95%的置信区间。见表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常中的暴力暴露与青少年网络欺负:攻击信念的中介和性别的调节[J]. 王玉龙,李朝芳,吴佳蒂.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5)
[2]问题性网络使用对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史滋福,谢云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5)
[3]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J]. 徐慧琼,万宇辉,许韶君,张诗晨,王伟,曾寒君,杨蓉,陶芳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10)
[4]青少年身体不满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余思,刘勤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4)
[5]青少年心理素质与自杀意念: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雪琪,张大均,林艳华,聂倩,王鑫强,武丽丽,陆星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6]四川农村中学生焦虑抑郁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间的作用[J]. 苏畅,徐寰宇,赖诗敏,刘巧兰.  中国学校卫生. 2019(06)
[7]青少年网络被欺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自尊和情绪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J]. 胡兴蕾,余思,刘勤学,张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3)
[8]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周菡,余思,刘勤学,张微.  心理科学. 2019(02)
[9]留守儿童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研究[J]. 徐明津,万鹏宇,杨新国.  中国全科医学. 2017(04)
[10]青少年受欺负与自杀: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黎亚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2)



本文编号:3600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00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