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以遵义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05 06:37
本文总结了遵义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全面开展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两年来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该专业经过本科全程导师制的推行,不仅有力地巩固和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经由师生充分互动激发了师生的更大的潜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常规化活动的基础上,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得到切实的促进和提升,也产生了包括学术作品在内的多方面的培养成果。与此同时,导师制也反过来促进了导师的成长、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证。经验提示,各专业开展导师制需要一定的条件和保障机制,例如师生比例、学校政策环境等。如何凝聚专业团队的共识、建立日常运行机制并与绩效考核合理挂钩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2 导师制开展的经验
2.1 核心理念
2.2 导师确定的流程
2.3 导师制开展的具体方式与内容
3 导师制开展的效果
3.1 导师制的多样化互动巩固和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3.2 导师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措施
3.3 导师制弥补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不足
3.4 学生对导师的发展有反过来可产生促进作用
4 对全程导师制的反思
4.1 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条件
4.2 导师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4.3 导师制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成果
本文编号:378292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2 导师制开展的经验
2.1 核心理念
2.2 导师确定的流程
2.3 导师制开展的具体方式与内容
3 导师制开展的效果
3.1 导师制的多样化互动巩固和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3.2 导师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措施
3.3 导师制弥补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不足
3.4 学生对导师的发展有反过来可产生促进作用
4 对全程导师制的反思
4.1 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条件
4.2 导师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4.3 导师制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成果
本文编号:3782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8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