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文化背景下道德概念的颜色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8 20:08
道德是人们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内在准则。在心理学领域,它包括三个方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隐喻就是借助我们日常熟悉的事物和概念去理解抽象的不熟悉的概念。在文化心理学领域,道德概念的颜色隐喻研究仍较为匮乏,本研究在具身认知和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尝试对泰国文化背景下道德概念的颜色隐喻进行了探索。研究一借鉴了Shweder道德两难问题的访谈流程,运用访谈法在泰国文化背景下将道德概念和具体颜色词建立联结关系。结果发现,在泰国文化中黄色代表积极和道德,而黑色代表消极和不道德。研究二通过四个实验对泰国文化背景下道德概念的黑、黄颜色隐喻进行了检验。实验一采用Stroop范式,要求被试对随机呈现在屏幕上的词语进行道德效价判断,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结果表明,在泰国文化背景下存在道德概念与黑黄颜色之间的隐喻联结。实验二要求被试放慢判断速度来提高判断的准确率。结果发现,道德主效价较实验一有所提高。这表明被试在可以充分调动认知资源对所呈现词语的道德效价进行加工的时候,道德效价和黑黄颜色之间隐喻更为显著。实验三设置了最低反应时限1500ms。结果发现,道德效应的主效价较实验一降低,交互作用不显著。这表...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隐喻及其理论解释
1.1.1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隐喻
1.1.2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隐喻
1.2 道德概念的其他维度隐喻研究
1.3 颜色的心理学研究
1.4 道德的颜色隐喻研究
1.5 问题提出
第2章 研究一:泰国文化背景下是否存在道德概念的颜色隐喻:个案访谈研究
2.1 访谈目的
2.2 访谈方法
2.3 访谈的实施
2.4 访谈结果及讨论
第3章 研究二:对于泰国文化背景下道德概念存在黑黄隐喻的验证
3.1 实验一:道德概念黑黄隐喻的验证
3.1.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材料
3.1.4 实验被试
3.1.5 实验程序
3.1.6 数据处理
3.1.7 实验结果
3.1.8 讨论
3.2 实验二:词汇判断准确度对道德概念黑黄隐喻验证的影响
3.2.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被试
3.2.5 实验程序
3.2.6 数据处理
3.2.7 实验结果
3.2.8 讨论
3.3 实验三:词汇判断速度对道德概念黑黄隐喻验证的影响
3.3.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3.2 实验设计
3.3.3 实验材料
3.3.4 实验被试
3.3.5 实验程序
3.3.6 数据处理
3.3.7 实验结果
3.3.8 讨论
3.4 实验四:道德概念黑黄隐喻的单双向性的验证
3.4.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4.2 实验设计
3.4.3 实验材料
3.4.4 实验被试
3.4.5 实验程序
3.4.6 数据处理
3.4.7 实验结果
3.4.8 讨论
第4章 总讨论
4.1 道德概念黑黄颜色隐喻的形成
4.2 隐喻加工的方向性
4.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本文编号:3792945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隐喻及其理论解释
1.1.1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隐喻
1.1.2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隐喻
1.2 道德概念的其他维度隐喻研究
1.3 颜色的心理学研究
1.4 道德的颜色隐喻研究
1.5 问题提出
第2章 研究一:泰国文化背景下是否存在道德概念的颜色隐喻:个案访谈研究
2.1 访谈目的
2.2 访谈方法
2.3 访谈的实施
2.4 访谈结果及讨论
第3章 研究二:对于泰国文化背景下道德概念存在黑黄隐喻的验证
3.1 实验一:道德概念黑黄隐喻的验证
3.1.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材料
3.1.4 实验被试
3.1.5 实验程序
3.1.6 数据处理
3.1.7 实验结果
3.1.8 讨论
3.2 实验二:词汇判断准确度对道德概念黑黄隐喻验证的影响
3.2.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被试
3.2.5 实验程序
3.2.6 数据处理
3.2.7 实验结果
3.2.8 讨论
3.3 实验三:词汇判断速度对道德概念黑黄隐喻验证的影响
3.3.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3.2 实验设计
3.3.3 实验材料
3.3.4 实验被试
3.3.5 实验程序
3.3.6 数据处理
3.3.7 实验结果
3.3.8 讨论
3.4 实验四:道德概念黑黄隐喻的单双向性的验证
3.4.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4.2 实验设计
3.4.3 实验材料
3.4.4 实验被试
3.4.5 实验程序
3.4.6 数据处理
3.4.7 实验结果
3.4.8 讨论
第4章 总讨论
4.1 道德概念黑黄颜色隐喻的形成
4.2 隐喻加工的方向性
4.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本文编号:3792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9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