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预期幸福偏差的聚焦错觉机制探讨 ————基于高水平聚焦与低水平聚焦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7 05:02
  基于体验效用的幸福包括预期幸福、体验幸福和回忆幸福,这三者有极其重要的本质差异,导致决策偏差和非理性。预期幸福偏差的内部机制包括记忆不可靠导致的预期幸福偏差、峰终效应和持续时间忽略、模拟偏差、聚焦错觉、低估适应力、期望效应和免疫忽略;预期幸福偏差的外部影响因素则包括当前状态与未来状态不同所导致的预期偏差和决策背景不同导致的预期偏差。本文基于聚焦错觉理论,提出新的预期幸福偏差的解释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预期幸福偏差,提高幸福体验的方法。基于此,本文通过三个研究验证研究假设,得出以下结论: (1)人们通过表征生活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的总和即为幸福,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可非为五种类型:学习活动、朋友交往、亲人联系、休闲活动和兼职实习 (2)预期未来生活时,由于聚焦错觉的存在导致人们的预期幸福与体验幸福之间存在差异,从而使得人们感觉生活中的围城现象无处不在。聚焦错觉就是人们总是高估未来某一件事对其整体幸福感的影响。 (3)人们预期未来生活时通常表征未来事件的抽象性和提升性特征;体验当前生活时则通常表征具体的、表面的和享乐性特征。 (4)当预期未来生活时,相对于具体意义,聚焦于事件的抽象意义更不容易...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幸福的体验效用概述
    2.2 预期效用偏差
    2.3 预期效用偏差机制
        2.3.1 记忆不可靠导致的预期效用偏差
        2.3.2 错误预期未来导致的预期效用偏差
    2.4 解释水平理论概述
        2.4.1 解释水平理论基础
        2.4.2 时间解释水平理论的内涵
    2.5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第三章 研究总体设计
第四章 研究一:聚焦错觉导致预期幸福偏差的验证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工具与方法
        4.2.1 生活事件分类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分析
        4.3.3 差异分析
    4.4 研究小结
第五章 研究二:预期与体验生活的表征方式差异研究
    5.1 预实验研究
        5.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5.1.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2 正式实验研究
        5.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2.2 研究工具与方法
        5.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 研究小结
第六章 高水平与低水平聚焦对预期幸福偏差影响的差异分析
    6.1 研究目的与假设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假设
    6.2 研究工具与方法
        6.2.1 研究工具
        6.2.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4 研究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一:聚焦错觉验证问卷
    研究二:表征方式验证问卷
    研究三:抽象与具体聚焦的差异性分析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23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823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