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童年考古学的发展及其教育意蕴

发布时间:2024-02-24 18:47
  童年考古学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是仅有四十余年发展历史的研究领域。在考古学的女性研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童年研究的推动下,儿童从考古学的边缘转变为研究的中心。童年考古学为多学科视角的童年研究增添了考古学的维度,并且带来了方法论上的突破和观念上的更新。童年考古学认为,儿童既受到社会文化的作用、成人的影响,也为社会做出贡献、带来文化创新。童年考古学是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儿童的新视角,能够促进包括儿童教育者在内的所有成人创设有利于儿童生长的物质文化。这需要反思成人为儿童构建的物质文化,认识儿童自身对物质文化的创造,最终实现儿童和成人对物质文化的共构。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童年考古学诞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 童年考古学诞生的背景
    (二) 童年考古学发展的过程
        1. 传统考古学研究中边缘化的儿童
        2. 童年考古学将儿童作为研究中心
二、 童年考古学的研究内容
    (一) 方法论维度的突破
        1. 哲学方法论
        2. 一般科学方法论
        3. 具体科学方法
    (二) 观念层面的更新
        1. 儿童身份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
        2. 成人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影响者
        3. 儿童是为过去社会做出贡献的成员
        4. 儿童创造自己的文化
三、 童年考古学的教育启示
    (一) 反思成人为儿童创造的物质文化
    (二) 认识儿童建构的物质文化
    (三) 走向儿童和成人共构的物质文化



本文编号:3909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909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e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