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阅读能力聋人语篇理解中连接推理的眼动比较
本文关键词:不同阅读能力聋人语篇理解中连接推理的眼动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记录被试阅读完成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反应时与眼动指标,试图探讨不同阅读能力聋人语篇理解中连接推理的加工特点与效率。结果表明:在语篇局部连贯中断情况下,高低阅读能力聋人在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连接推理加工是主动的即时性加工,而非语篇阅读完成后被动的延时性加工;但高阅读能力聋人能有效激活背景知识,所发生的连接推理加工是一个自动化的加工;低阅读能力聋人主动尝试即时激活背景知识、构建句子间的连接推理,但连接推理的加工还未达到自动化程度,推理加工的效率较低。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关键词】: 聋人 语篇理解 连接推理 眼动。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前言语篇理解是一个多层面的加工过程,有解码意义,激活背景知识,识别文本中各要素之间关系,创建各种心理模型和记忆表征(CarreirasClifton,2004,Kintsch,1988;O’Brien,Cook,Guéraud,2010;van den Broek,2010)。推理加工的建构几乎对语篇理解的所有这些层面都有帮助,使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清;学前儿童的眼动和物体知觉的发展[J];心理学报;1965年03期
2 郑宁;眼动脱敏治疗(EMDR)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4期
3 顾锦坤,宋维真,李方镇;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醒觉闭眼状态眼动特点的初步探讨[J];心理学报;1981年03期
4 白学军,阴国恩;有关眼动的几个理论模型[J];心理学动态;1996年03期
5 王君明,陈永明;眼动记录法对阅读研究的贡献[J];心理学动态;1996年04期
6 张金桥;西方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闫国利,田宏杰;眼动记录技术与方法综述[J];应用心理学;2004年02期
8 陶云,刘艳,宋耀武;中小学生阅读不同配图课文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9 丁锦红,王军,张钦;平面广告中图形与文本加工差异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10 李津军;;梦里有些啥?[J];百科知识;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馨;白学军;苏世将;田瑾;;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其校对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武圣君;苗丹民;朱霞;刘旭峰;;面孔与图形偏好转变的性别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丞智;;坠楼事件目击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其干预初步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杨;严艳梅;胡荣荣;丁锦红;;视觉搜索的空间位置效应[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丁锦红;;视觉扫描路径重复效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军;高禄;;空间-语义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勇;阴国恩;;青少年类别使用的眼动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洪悦;邓丽群;王琛;;知觉和记忆加工与阅读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宫准;;句子阅读中的情绪启动效应:来自眼动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之;黄健辉;;中文双字词识别中的词素模糊性与眼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韩明华;突发事件中儿童心理受重创[N];保健时报;2004年
2 刘仙芸 书青 美国范德比特尔大学;场景结构决定人类空间记忆的编码和提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云;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有或无配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田静;汉语旋转文本加工:来自眼动的证据[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隋雪;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康廷虎;情景识别过程中的信息搜索与整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钱国英;情绪记忆的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祁乐瑛;表象表征:心理旋转的实证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兰兰;汉语阅读过程中心理词加工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唐浩;听觉条件下汉语声母、韵母、声调在语义激活中的作用及时间进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松琴;目标和干扰子的关系对空间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高笑;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女性对身体信息的注意偏向:理论模型及加工规律[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鉴;重复阅读是否影响读者的眼动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孔令芳;基于面孔线索的择偶与亲缘识别的眼动轨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华奇;不同表象清晰水平个体听觉诱发表象的眼动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樊倩;面孔知觉中的特征加工、结构加工和整体加工策略:来自眼动的证据[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瀛;非期望刺激大小与类型对无意视盲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朱丽华;词N与词N+1消失对青年与老年中文读者眼动模式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谷禹;儿童视觉空间表象重建的眼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乐亦扬;视听信息整合反应的特性及眼动线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晓冰;抑郁个体罗夏墨迹测验的眼动实验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10 周亚亚;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结构不良几何问题的眼动特点及表征策略[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阅读能力聋人语篇理解中连接推理的眼动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9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