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维训练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批判思维训练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批判思维 创造性问题解决 发散思维 原型启发
【摘要】:创新是指通过对现有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想象,突破原有知识的范畴,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方法,创造新产品、新成果,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创新分为准备期、创造期、完善期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既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批判思维的参与。然而,目前将批判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进行的实证研究相对比较少。为了探讨批判思维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本研究对批判思维进行如下操作性定义:批判思维指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尤其是站在问题情境或属性的对立面进行思考。所采用的创造性问题解决任务为发散思维任务中的非寻常用途测验任务和原型启发任务。该研究分为三个实验,每个实验进行之前,每个被试先填写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特质量表(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CTDI)。实验1的目的旨在探讨对批判思维本身的训练,是否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独特性。实验为单因素两水平设计,分为控制组和样例训练组,采取“前测-CT训练-后测”实验范式,要求被试对给定的材料进行质疑并写出质疑原因,因变量为被试质疑原因的流畅性和独特性。结果显示,前测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独特性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经过实验处理后的后测中,两组被试独特性得分却存在显著差异。由于两组被试在CCTDI得分上没有差异,所以可以认为是由于批判思维的训练,导致了被试在独特性得分上得到了提高。也就是说,对批判思维本身的训练,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独特性。因此,接下来设计了实验2和实验3。实验2旨在探讨批判思维训练是否能够提高无固定答案的发散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实验为单因素3水平设计,分为控制组、样例训练组和策略训练组,因变量为被试能想到的物品非寻常用途的独特性、灵活性、流畅性得分,采用“是/否进行批判思维训练-呈现物品及其通常用途-书写答案”实验范式。结果显示,控制组和样例组、样例组和策略组在独特性的得分上差异显著,但控制组和策略组差异不显著。因此,实验2表明使用批判思维训练后,有利于提高发散思维的独特性,且采取样例学习效果最好。实验3旨在探讨批判思维训练是否能够提高有固定答案的顿悟类问题解决能力,即原型启发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实验为单因素3水平设计,自变量为是否进行批判思维训练,分为控制组、样例训练组、策略训练组三个水平,因变量为原型再认的得分、原型启发率、问题解决率,采用“是/否进行批判思维训练-原型学习-原型再认-解决新问题”的多对多实验范式。结果显示,三组被试在原型的再认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原型启发率、问题解决率上,控制组与样例组、控制组与策略组差异均显著,样例组与策略组差异不显著。因此,实验3表明批判思维训练能够有利于帮助被试提取原型中的关键信息,并更有效的解决顿悟类问题。综合3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批判思维能力本身可以通过相应的训练得以提高;(2)批判思维训练对发散思维、原型启发问题两种不同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类型均有显著影响。对于发散思维问题解决,采用样例训练效果最好;对于原型启发,样例训练与策略训练均能提高问题解决成功率。
【关键词】:批判思维 创造性问题解决 发散思维 原型启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引言9-16
- 1.1 创造性问题解决9-12
- 1.1.1 创造性问题的涵义9-10
- 1.1.2 创造性问题解决概述10-12
- 1.2 批判思维概述12-15
- 1.2.1 批判思维定义12-13
- 1.2.2 批判思维特征、结构与测量13-15
- 1.3 批判思维与创造性问题解决关系15-16
- 2 问题的提出16-17
- 3 实验1:批判思维训练对思维独特性的影响17-24
- 3.1 实验目的17
- 3.2 实验方法17-19
- 3.2.1 被试17
- 3.2.2 实验材料17
- 3.2.3 实验设计17
- 3.2.4 实验程序17-18
- 3.2.5 任务评分18
- 3.2.6 数据处理18-19
- 3.3 实验结果19-23
- 3.3.1 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分析19
- 3.3.2 实验组控制组独特性得分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比较19-20
- 3.3.3 实验组控制组流畅性得分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比较20-21
- 3.3.4 实验组控制组CCTDI得分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比较21-23
- 3.4 讨论23-24
- 4 实验2:批判思维训练对发散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24-32
- 4.1 实验目的24
- 4.2 实验方法24-26
- 4.2.1 被试24
- 4.2.2 实验材料24
- 4.2.3 实验设计24
- 4.2.4 实验程序24-26
- 4.2.5 任务评分26
- 4.2.6 数据处理26
- 4.3 实验结果26-31
- 4.3.1 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分析26
- 4.3.2 三组被试独特性得分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比较26-28
- 4.3.3 三组被试流畅性、灵活性得分差异比较28-29
- 4.3.4 三组被试CCTDI得分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比较29-31
- 4.4 讨论31-32
- 5 实验3:批判思维训练对原型启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32-40
- 5.1 实验目的32
- 5.2 实验方法32-34
- 5.2.1 被试32
- 5.2.2 实验材料32
- 5.2.3 实验设计32
- 5.2.4 具体实验程序32-33
- 5.2.5 任务评分33-34
- 5.2.6 数据处理34
- 5.3 实验结果34-39
- 5.3.1 三组被试原型激活率、问题解决正确率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比较34-35
- 5.3.2 原型回忆成绩与原型激活率、问题解决成功率相关分析结果35
- 5.3.3 三组被试CCTDI得分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比较35-37
- 5.3.4 三组被试问题解决反应时差异比较37-39
- 5.4 讨论39-40
- 6 总讨论40-44
- 6.1 批判思维训练为何能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40
- 6.2 这种提高是状态性的还是特质性的40
- 6.3 如何训练创造力及批判思维能力40-43
- 6.3.1 发散思维任务训练方法40-42
- 6.3.2 原型启发任务训练方法42
- 6.3.3 批判思维训练方法42-43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43-44
- 7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德鹏;批判思维导论[J];学术论坛;1990年03期
2 吉五清;刘喜平;朱丽娜;;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J];甘肃教育;2012年20期
3 赵华飞;;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批判思维方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5期
4 张小妮;;基于场独立、场依存的批判思维培养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卢国礼;;培养泛读能力 锻炼批判思维[J];基础教育论坛;2014年01期
6 赵华飞;陈飞;;马克思哲学实践批判思维方式新探[J];学理论;2010年21期
7 田蕾;;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3年32期
8 安雪花;;浅议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与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1年11期
9 李宜冰;;日本语教育存在的问题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瑞芳;;关于批判思维在学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演绎在批判性学术中的功能[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何德芳;侯杰泰;伦妙芝;;学生批判思维的评量工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伟;科学精神、批判思维与尊重个性[N];学习时报;2012年
2 南方日报评论员;通过争鸣激发批判思维[N];南方日报;2012年
3 袁磊;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批判思维[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4 屠春友;创新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小英;批判思维训练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2 陈倩;高校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刘彦;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弱化及其教育调适[D];西南大学;2011年
4 文卫华;论中学生历史批判意识的形成及批判思维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黎亭亭;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44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4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