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疏离感:友谊支持的调节作用
本文关键词:听障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疏离感:友谊支持的调节作用
【摘要】: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自我知觉问卷和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调查了308名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友谊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男生的疏离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女生,初中女生和中专女生的疏离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女生;自我概念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听障学生的疏离感;友谊支持可以调节自我概念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结论:友谊支持在自我概念与疏离感之间起调节作用,较高的友谊支持增强了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听障青少年 疏离感 自我概念 友谊支持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母亲教养行为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一项短期纵向研究”(项目批准号:15CJYJ09)的成果之一 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疏离感(Alienation)是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客体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的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束缚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1]。已有研究表明,疏离感可以显著预测高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2 刘曦 ,杨东;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8期
3 李艳华;程利国;;香港和内地大学生疏离感状况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4 黄海;邱欣红;;贫困大学生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5 杜智娟;;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6 陈晨;嵇东海;;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综述[J];科技资讯;2011年04期
7 雷鹏;陈旭;王雪平;谢德光;;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现状、成因及干预对策——基于城市儿童的比较研究[J];教育导刊;2011年10期
8 周亚玲;李婧;李炜;;大学生疏离感研究评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9 任菲菲;张景焕;;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现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雷鹏;瞿斌;陈旭;彭丽娟;邹荣;;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学校态度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利爽;方双虎;;华人留学生的疏离感调查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杨东;张进辅;;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韩笑;姚本先;;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杨帮琰;;中学生疏离感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统合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胡平;;工作群体疏离感的收入成因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姚本先;韩笑;;中学生学校疏离感问卷编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寇冬泉;;留守儿童学校疏离感与学习幸福感的追踪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徐夫真;张文新;王立花;刘晓峰;范琪;孙君;;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徐夫真;张文新;陈英敏;;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美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N];中山日报;2007年
2 刘武俊;用法眼解读社会[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许們們,
本文编号:574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7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