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的美丽:美颜处理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自欺欺人的美丽:美颜处理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
【摘要】:面孔吸引力是对个体容颜相貌的审美评价。高吸引力的面孔不仅赏心悦目,其在个体的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个体偏好具有高吸引力的面孔,因而形成了一种“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并成为影响个体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面孔吸引力是配偶价值的线索,更高的面孔吸引力和更高的配偶价值相联系。通过对高吸引力面孔的偏好,个体能够在配偶选择中准确地锁定更具配偶价值的异性从而提高其繁殖成功率。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心理机制因此得以进化,成为人类解决配偶选择问题的适应器。这正是面孔吸引力偏好普遍存在的根源。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妆、整容和利用美颜软件进行美颜等可以改变面孔吸引力的技术手段相继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之间的联系。但是,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心理机制作为进化而来的适应器由于其主要适应的是远古环境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那么,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究竟是如何评价经过美颜处理的面孔?特别是在明确告知面孔经过美颜处理的情况下,个体能否会降低对其的评价?如果简单地把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心理机制类比于动物本能的话,本研究的问题实质就是人类的理性是否能够影响本能,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本能?本研究通过要求被试进行面孔吸引力评分的方法探索已知面孔经过美颜处理对个体评价面孔吸引力的影响。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研究一检验美颜处理的效果;研究二探索已知面孔经过美颜对于个体评价面孔吸引力的影响;研究三进一步通过眼动技术探讨个体在根据同一个体美颜前后两张面孔进行吸引力判断时的权衡。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验证了美颜处理的效果。美颜软件对于面孔吸引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无论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都对美颜处理后的面孔刺激给予更高的评价。二、探索了个体在评价面孔吸引力时的性别差异。相对于女性,男性评价女性吸引力时标准更高且更加敏感。具体来说,对于同一张女性面孔,男性对其的吸引力评价相对于女性更低;对比美颜前后同一女性两张面孔的评分,男性评分的变化相对于女性更大。三、探索了美颜处理对于个体评价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在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心理机制的影响下,已知面孔经过美颜处理并不会降低个体对于其吸引力的评价。无论是在仅简单呈现美颜面孔的条件下,还是在呈现美颜面孔并告知被试面孔经过美颜的条件下,甚至是在同时呈现原始面孔和美颜面孔的条件下,被试对于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均没有显著差异。四、探索了在同时呈现同一个体美颜前后两张面孔的情况下原始面孔和美颜面孔对被试评价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权重。眼动数据表明被试在同时根据同一个体两张面孔进行吸引力评价时会更多地观看原始面孔。
【关键词】:面孔吸引力 进化心理学 眼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1 文献综述9-19
- 1.1 面孔吸引力在个体社会生活中的影响9-11
- 1.2 基于进化论的解释11-12
- 1.3 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12-15
- 1.4 偏好高吸引力面孔的神经机制15-19
- 2 问题提出19-20
- 3 实验研究20-29
- 3.1 研究一20-23
- 3.1.1 研究目的20
- 3.1.2 被试20
- 3.1.3 材料20
- 3.1.4 实验设计20-21
- 3.1.5 实验程序21
- 3.1.6 结果21-22
- 3.1.7 讨论22-23
- 3.2 研究二23-26
- 3.2.1 研究目的23
- 3.2.2 被试23
- 3.2.3 材料23
- 3.2.4 实验设计23-24
- 3.2.5 实验程序24-25
- 3.2.6 结果25
- 3.2.7 讨论25-26
- 3.3 研究三26-29
- 3.3.1 实验目的26-27
- 3.3.2 被试27
- 3.3.3 材料27
- 3.3.4 实验设计27
- 3.3.5 实验仪器27
- 3.3.6 试验程序27-28
- 3.3.7 结果28-29
- 3.3.8 讨论29
- 4 总讨论29-31
- 5 创新与不足31
- 6 结论31-33
- 参考文献33-38
- 在校期间发表的成果38-39
- 致谢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建安,张光曦;进化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2 高申春;;进化心理学的历史与挑战[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3 刘征;杨铖;刘建平;;进化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5期
4 刘琰;;解释心理起源的新取向——进化心理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1期
5 商卫星;;进化心理学评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商卫星;;进化心理学的哲学视域论纲[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7 彭运石;刘慧玲;;超越传统:动态进化心理学研究进展[J];心理学探新;2008年02期
8 张凌;张敏;;进化心理学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朱新秤;;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观评析[J];学术研究;2009年05期
10 蒋柯;熊哲宏;;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策略——兼评D·M·巴斯的《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芬;周铁民;;进化心理学的情绪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宏利;张雷;;实证性的进化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叶浩生;;关于西方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思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许波;钟暗华;;略论进化心理学对传统的标准社会科学模式的反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叶浩生;;进化心理学的双重意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晓峰;贾林祥;;进化心理学视野下的语言起源观[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雷;;进化心理学专题[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袁颖玲;;进化心理学的进化之路[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雷;;人类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视角[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段宜;丁道群;;进化心理学关于嫉妒假设的普遍性[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轩逸;进化心理学:父母为何“逼婚”[N];光明日报;2013年
2 ;进化心理学中的择偶策略[N];东方早报;2013年
3 韩雪涛;进化心理学:达尔文的新疆土[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衣新发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探索人类认知深层规律的进化心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张国庆;进化的心理和心理的进化[N];北京科技报;2011年
6 孙路弘 圣路可商务顾问公司首席顾问;谁怕管理还是怕谁管理[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方舟子;正视人类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谢明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物种存在:基因替代抑或机能进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丁华章;跳跃管理的七重陷阱[N];财经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鹏君;城市适婚人群的择偶偏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万振东;进化心理学的“范式革命”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徐华伟;自欺欺人的美丽:美颜处理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4 蒋泽;祖父母投资的进化心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瞿晓韵;进化心理学视野下的异性友谊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文玲;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翟文静;关于心理模块研究的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黎明;进化心理学视角下女性短期择偶的文学案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勇;“觉察欺骗者”模块:条件推理的进化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毕九川;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官员腐败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583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8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