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中文词汇的视觉编码和识别难度对阅读眼动控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31 19:10

  本文关键词:中文词汇的视觉编码和识别难度对阅读眼动控制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中文阅读 视觉编码 词频效应 眼动控制


【摘要】:通过两项消失文本实验分别考察了中文词汇的视觉编码和识别难度(以词频代表)对中文阅读眼动控制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显示,注视词呈现50~60 ms后消失就不再影响总阅读时间,表明预视加工后对注视词的视觉信息的重新编码是识别该词的必要加工阶段。实验二发现,在正常阅读条件下,词频影响凝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再注视概率和跳读概率,而在消失条件下(50~60 ms延迟消失)词频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作用消失,此时出现比正常呈现条件下更高的跳读概率。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可见:对注视词进行视觉再编码是识别该词的必要过程;词汇的视觉编码和识别难度都影响中文阅读中的眼动控制,其中词汇加工对眼动控制过程的影响是间接的。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宁波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中文阅读 视觉编码 词频效应 眼动控制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2C09004) 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974)。研宄显示,视觉剌激信号由视网1引言 膜传至脑视觉皮层需要50?60 ms的时间,这个时间被称为“眼-脑迟滞”眼跳和注视是识别词汇与理解文本(IshidaIkeda,1989;Slowiaczek,的基本条件(Inhoff,Eiter,Radach,Rayner,1987),显然词汇识别不可能在2005)。其中,视觉轮廓编码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穗苹;佟秀红;杨锦绵;冷英;;中文句子阅读中语义信息对眼动预视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9年03期

2 刘志方;张智君;赵亚军;;汉语阅读中眼跳目标选择单元以及词汇加工方式:来自消失文本的实验证据[J];心理学报;2011年06期

3 李兴珊;刘萍萍;马国杰;;中文阅读中词切分的认知机理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4 闫国利;王文静;白学军;;消失文本条件下认知控制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年04期

5 闫国利;姜茜;李兴珊;白学军;;消失文本条件下词的预测性效应的眼动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红;王永妍;闫国利;;词汇获得年龄效应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2 吴捷;刘志方;刘妮娜;;词频、可预测性及合理性对目标词首次注视位置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2期

3 臧传丽;张慢慢;岳音其;白学军;闫国利;;副中央凹信息量对中文朗读和默读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4期

4 孙继兰;;数字出版中的词汇和难句抽取研究[J];出版科学;2014年01期

5 刘志方;刘妮娜;仝文;;字、词的识别加工在中文阅读眼动控制中的作用:来自消失文本方面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2期

6 余莉莉;闫国利;;眼动分析技术在句子理解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2期

7 仝文;刘妮娜;伏干;闫国利;;中文单字词句的阅读知觉广度[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8 张巧明;崔磊;;小学生对不同词语类型预视加工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5期

9 王丽红;白学军;闫国利;;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老化:一项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6期

10 郭志英;白学军;谷莉;王永胜;王丽红;;词切分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玉成;;视觉词汇识别单元探究:跨语言视角[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下[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红;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磊;中文复合词预视加工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康廷虎;情景识别过程中的信息搜索与整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孟红霞;中文阅读中注视位置效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兰兰;汉语阅读过程中心理词加工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玉玮;人际互动中心理理论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德强;汉语双音节复合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志方;中文阅读中的词切分与词汇加工方式[D];浙江大学;2013年

9 孟春宁;人眼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梁菲菲;中文词切分认知机制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娜;不同条件下同音词效应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张龙;词频和可预测性对汉语词语识别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晓峰;中文阅读中词频和预测性对注视时间和位置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慢慢;中文阅读中词频与笔画数的即时和延迟效应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莎莎;汉语心理词加工的优势效应[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发杰;切分对高二学生中文句子阅读绩效的影响[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7 朱丽华;词N与词N+1消失对青年与老年中文读者眼动模式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娟;双字词的首字成词概率对尾字n+2预视效益影响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闫康;特殊人群汉语阅读的眼动特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穆超;韩国学生汉语词界切分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霞;从一组统计数据看词的切分等问题[J];汉语学习;1997年06期

2 吴胜远;一种汉语分词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6年04期

3 黄昌宁;赵海;;中文分词十年回顾[J];中文信息学报;2007年03期

4 白学军;张涛;田丽娟;梁菲菲;王天林;;词切分对美国留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研究;2010年05期

5 宋彦;蔡东风;张桂平;赵海;;一种基于字词联合解码的中文分词方法[J];软件学报;2009年09期

6 李华;陈硕;练睿婷;;神经网络和匹配融合的中文分词研究[J];心智与计算;2010年02期

7 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J];心理学报;2001年01期

8 王穗苹,莫雷;篇章阅读理解中背景信息的通达[J];心理学报;2001年04期

9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10 沈德立;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冯本才;范晓红;;词切分对初学者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珊;词边界信息对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丽;熊馨;;视觉编码中的身体仪式——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2 陈本乐;邓舒云;;中学词汇学习认知策略理据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06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丽娟;张进辅;;第二语言句子加工中的视觉编码和语音编码[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本文编号:600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00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