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广西民族地区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7-08-04 04:17

  本文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地区 SCL-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民族地区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民族地区某新建本科院校选取在校大学生367名,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了调查。结果某高校大学生9个因子的得分为:躯体化(1.60±0.43)、抑郁(1.75±0.46)、焦虑(1.70±0.47)、敌意(1.75±0.47)、恐惧(1.58±0.45)和偏执(1.66±0.41),6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躯体化(1.69±0.59)、强迫(2.07±0.62)、人际敏感(1.90±0.61)、抑郁(1.85±0.58)、焦虑(1.80±0.62)、敌意(1.84±0.64)、恐惧(1.63±0.62)、偏执(1.80±0.58)和精神病性(1.73±0.50),9个因子上的得分为均高于非贫困生和全国大学生常模。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3,-5.02,-4.42,-3.67,-3.62,-3.20,-2.18,-3.10,-2.75;P0.01(恐惧因子P0.05)]。结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大学生和本地区非贫困大学生低。
【作者单位】: 百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关键词】民族地区 SCL-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基金】: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2013MSZ019)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学生资助专项重点课题(2013ZZ01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物质上的贫困”,但贫困生内心深处的“心理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消解,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产生了诸如自卑、焦虑、抑郁、回避交往、情绪紧张等心理问题,有的甚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勤;彭丹;;成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刘经兰;;高师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35期

3 王挺;杜文东;;江苏省大学生SCL-90常模修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玉琴;刘健;;南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健康研究;2013年03期

5 杨政权;孙增辉;王梦楠;付塬;桂平;徐冰;郭虹伯;张洋;;189名大学生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蒋玉翠;罗桂莲;唐启清;;5319例大学生SCL-90量表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7 丁雪红;;新升本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4期

8 仲稳山;李露;;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2009年03期

9 彭香萍;;当今高校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10 马小芳;左兵;;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调查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广艳;薛向荣;;采用SCL-90测评池州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8期

2 张永忠;林卫;凌水明;林麟;简琦;;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中与大学衔接教育实证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卢勤;李旭;邵昌玉;;2009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成都市某高校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4 胡燕;;SCL-90用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局限性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张新萍;雷光明;王文生;闫凌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吴莉莉;陈扬;马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调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7 卢勤;;人口学资料在大学新生心理建档中的运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须建;王梦梅;董鑫;晏琳春;吴建青;聂仁秀;傅乐平;唐全;吴海峰;;城乡医护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J];重庆医学;2012年02期

9 李春英;;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2年01期

10 徐远超;姜巧玲;董彦皓;贺革;;连续四届(2007-2010)男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大鹏;李林;;辽宁省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亚妮;精油香气抗焦虑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刘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渐;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颜廷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辛贤;民族院校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调查与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杜叶;区域性中小学心理档案系统构建与分层管理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妍;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五七;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高职学生自评症状与总体幸福感中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盛红勇;地方高校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韦莺;广西高职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铖;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与心理特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政;苏州地区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勤;彭丹;;成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春莉;刘蓓蓓;杨少文;李晓玲;;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陈励;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4 牟艳娟;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5 谢华;戴海崎;;SCL-90量表评价[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2期

6 智银利;;晋中学院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李艳红;贫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8 杨素华,罗金凤,唐本钰;高职特困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9 孙永明,钱秋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10 邵贵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高亭;高校贫困生受助后的负性情感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2 吴永祥;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车凤岚;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4 郑平;新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存荣;;试论民族地区的外宣工作[J];对外大传播;2001年01期

2 谢亚平,曹毅;民族地区的选择:社会整体发展基础上的局部跨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阿不都热依木·吾寿尔;;谈内地高等院校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援[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4 朱克勤;关于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的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何波,马丽君;青海民族地区农(牧)科教综合改革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陈军;;浅谈如何转化民族地区数学差生[J];青春岁月;2012年14期

7 郭广迪;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新思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刘同德;论邓小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刘静;;传统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对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1年24期

10 莫光辉;祝慧;;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价值承载及运行机制研究——以广西佛教济善会为个案分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启新;;试论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化[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刘晓鹰;郑长德;陈光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推进与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移民——以四川省民族地区为例[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彭谦;赵龙淑;陆路;;坚持“两个共同” 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韦吉飞;;关于民族地区农民创业的思考[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5 ;回眸 经验 展望——改革开放30年齐齐哈尔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考[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叶雨海;;正确处理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矛盾[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庞元第;;论入世对民族地区影响的特殊性和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盘小梅;;广东民族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明俊;;福建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马继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青海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勇;破解民族地区人才矛盾[N];四川日报;2005年

2 张广艳;新闻扶贫:民族地区扶贫的有效手段[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毛莎;推进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N];阿坝日报;2007年

4 记者 左玉丽;抓住机遇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甘肃日报;2006年

5 记者 尤婷婷;推进我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甘肃日报;2006年

6 艾冰;推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N];贵阳日报;2007年

7 王垂林邋岳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广州日报;2007年

8 张素霞 记者 梁照华;我市制定下发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N];黑河日报;2007年

9 黄尚斌;和谐海南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发展[N];海南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覃敏笑 沈洪竹 刘兴祥;推进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商万里;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永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连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清华大学;2001年

8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韩彦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伟;民族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薇;需求导向型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胡耀腾;民族特色仪式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功能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4 罗文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陶田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张索非;政府主导视野下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刘绪;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路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黄新星;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及其政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9 王晨光;信息化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刘丽娜;湖北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扶贫政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7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17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