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时间距离提高伦理判断

发布时间:2017-08-04 19:16

  本文关键词:时间距离提高伦理判断


  更多相关文章: 时间距离 未来结果考虑 伦理判断


【摘要】:本文从识解水平理论角度研究问题表征对伦理判断的影响。本文推断,事件的时间距离使得人们更容易形成高识解表征,能更好地辨别决策困境中的伦理原则;未来结果考虑特征高的管理者更关注决策的长期后果,也倾向于维护伦理原则。研究用两个实验递进验证了假设。139位大学生被试参加了实验1,结果支持了假设;实验2采用92位MBA学生的样本重复检验结论,并进一步验证未来结果考虑如何调节影响时间距离与伦理判断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分行;国际管理研究所路德维希应用科学大学;
【关键词】时间距离 未来结果考虑 伦理判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2114、71232012)的资助
【分类号】:B84-05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商业伦理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毒奶粉事件到葛兰素史克丑闻,商业伦理已是经济繁荣的软肋,不断触痛着社会的神经。近十年的行为伦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伦理决策受到个体特征、情景互动与社会影响的多种限制(Banaji,Bazerman,Chugh,2003)。伦理判断是对行为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霞;黄希庭;普彬;毕翠华;;未来取向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2 严进;楼春华;;伦理诱惑的识解水平[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钧;何丽;张晓霞;;竞争情境中的人格取向——理论建构及实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4期

2 陈有国;;大学生未来取向、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卢屏;韩庆国;麦晓浩;;高职生预先应对和压力知觉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3年21期

4 苏凇;黄劲松;;关于逆营销的效果研究:基于CLT理论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3年11期

5 刘毅;孙桂芳;倪彦伟;;道德伪善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景娟娟;;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年10期

7 刘中刚;;口碑类型与发送者身份信息对图书网络双面口碑效果的影响[J];出版科学;2015年03期

8 贺敬雯;饶从满;;愿景:教师发展的重要表征[J];教师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9 叶胜超;严建雯;;双加工理论下道德判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王晴;;大学生未来取向与自尊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维英;张玮;张文昌;;生态环境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适应取向的时间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魏连娣;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未来时间透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海贤;心理距离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4 黄鹂强;消费者对于产品评论评价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杨青松;时间距离对道德违规行为判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叶楠;调节聚焦与心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交互影响:信息框架的视角[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王丽荣;心理距离对网购决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张玮;中国环境价值观对多特征环境决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9 陈华娇;调节匹配的加工机制: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黎志华;大学生希望感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震;青少年未来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卓健;中学生职业未来取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3 刘霞;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的编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国霞;意向性自我调节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丽明;大学生未来取向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6 李娟;女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未来取向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蒋旭玲;远亲胜近邻[D];西南大学;2013年

8 彭鲁艳;判断模式和决策角色对风险偏好及反转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洋;挑战—威胁评价状态对运动员自我控制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10 单禹;低解释水平操作对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干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玲玲;张文新;纪林芹;Jari-Erik Nurmi;;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2 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3 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4 张文新;徐夫真;张玲玲;王姝琼;于凤杰;高婷;;大学生对个人未来的规划和态度及其与抑郁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5 黄希庭,郑涌;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财玉;何安明;惠秋平;;时间距离与大学生自我-品牌联结的价值偏好——解释水平的视角[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2 张晓贤;周丽华;;时间距离对大学生内疚情绪理解的影响[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肖意贞,曾翠萍;理解何以可能──论“时间距离”的哲学解释学意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刘玲华;理解与时间距离——伽达默尔论“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义”[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陈永杰;;传统·理解·此在——伽达默尔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蕴[J];学术交流;2007年12期

6 何先友;林崇德;;时间顺序与时间距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进一步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7 朱向荣;;时间距离对赌博决策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8 郭艳彪;陈琳;董晓玲;莫雷;;时间距离对记叙文倒叙信息表征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年03期

9 王凤龙;时间距离 使磨难变得美丽[J];北京教育;2000年05期

10 凤四海;张甜;黄希庭;李丹;苏丹;;解释水平和事件性质对活动设定时间距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晓晓;;试论时间距离对决策预测效用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春燕;黄希庭;;时间距离对未来事件解释水平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先友;;时间顺序与时间距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佳梅;陈诚;何贵兵;;时间距离对环保政策支持度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崔如霞;鲁忠义;;语境和体验类型对情境模型中时间维度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伟兰;曾祥炎;;在记叙文的理解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巍巍;;互联网技术在我院的应用[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刘浦泉;买房要看时间距离,而非实际距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任俊 王岱莹;利用解释水平理论减少拖延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木羽;中西部真的在崛起[N];中国财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青松;时间距离对道德违规行为判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东平;广州市时间距离研究的初步实践[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昱;福建省交通时间距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佳梅;时间距离对环保政策支持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4 李彬晓;情绪强度对时间距离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龚新玲;主观时间距离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D];北京大学;2013年

6 舒首立;时间距离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7 周春燕;时间距离对未来事件解释水平的影响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廖婷婷;时间距离对事件结果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黄兰;城市时间结构初步研究——以深圳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晖;时间压力和时间距离对谈判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1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21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