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生感恩与适应取向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考学生感恩与适应取向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高考学生感恩与适应取向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恩问卷》和《中学生适应取向心理健康量表》对225名高考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感恩组的高考学生在生活幸福(F=13.772,P0.01)、乐于学习(F=6.245,P0.01)、人际和谐(F=9.221,P0.01)和心理健康总分(F=7.717,P0.01)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考学生的感恩与生活幸福、乐于学习、人际和谐和心理健康总分等方面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感恩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F=10.752,P0.01)。结论感恩是影响高考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尽早并及时地对高考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进而提高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考 感恩 适应取向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1]。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我国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取向:症状取向、适应取向和心理健康素质[2]。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健康的适应取向正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这一取向认为心理健康是有层次性的,可大致分为心理疾病或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喻承甫;吴慧婷;刘国锐;;青少年感恩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3 张永安,汪翠萍,李肖荣,陶德祥,张平;高考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年04期
4 谢振旺;;国外感恩研究的新动向述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王婷婷;马和民;;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使用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新发;刘钰;廖江群;窦东徽;彭凯平;;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88-2009[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吴霞;肖娜;;基于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8期
3 刘竞;向玲;赵双喜;李景玉;;大学生逆境应对与高校育人理念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年04期
4 蒋灿;;关于高校心理学公选课的教学效果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5 李祚山;黄小琴;叶梅;任能君;;残疾人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林婕;;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培养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7 陈鸿雁;李娜;;小学生家庭诚信教育的忽视[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8 方必基;叶一舵;;元分析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全小山;潘运;林伟民;;中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10 樊倩;马青;宋艳;;大学生自立人格与焦虑的关系[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严开胜;生产型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7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娟;中学生自立人格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后国宏;太仓市农村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陆伟骥;无锡市滨湖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秦艳艳;中学生健康人格培育探索[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翼;人际自立对人际评价词注意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磊;听障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中霞;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的发展与个体健康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红峰;青少年自尊、同伴反刍、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滕凤仙;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自信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纪秋红;中专生家庭环境、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平;;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希庭,范蔚;个性化成才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4 张岗英;;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5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7 郑晓边,李涛;全国2016例高中生心理健康五因素调查分析[J];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6期
8 王予东;贺红梅;王增珍;;河南省区县高中生心理及行为问题调查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9 吴文春;江浩斌;;高考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霍团英;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心理健康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立杰,路影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J];黑龙江教育;2002年06期
2 陈正桂,吴靖静;浅议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刘援朝;领悟放弃──心理健康的良药[J];青海科技;2002年01期
4 崔景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J];江苏高教;2004年04期
5 曾琴;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挑战及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姜凤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走出薄弱初中困境[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年13期
7 倪新燕;打工者如何保持心理健康[J];农家参谋;2004年07期
8 陈嵘,秦竹,雷玲,陈普,陆平,杨恩彬;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的实验研究[J];中医教育;2004年03期
9 郭洋;析心理健康教育的五“W”一“H”[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10 孙俊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文建;;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2 黄怀宁;;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宋振韶;;高校教师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郭辉;李蔓荻;祖娜;;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朱晓红;;改善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对策与措施[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8 汪向东;;地震后受灾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郑莉君;韩蔓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郑莉君;;维护心理健康迎接21世纪的到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婷;心理健康辅导员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严建雯 金一波;心理健康教育:让健康人更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孔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柳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重庆日报;2004年
5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任伟;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俞文智;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郭念锋;你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晓刘;老师,,您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s
本文编号:656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5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