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22 13:33

  本文关键词: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婚姻质量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社会能力 深度访谈


【摘要】: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社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技能,社会能力关乎到儿童将来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能否适当地协调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环境,能否勇敢地担当社会责任等。儿童社会化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每个家庭始于婚姻关系的建立。婚姻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家庭是否和睦、温馨的核心要素。父母间的关系融洽与否影响到儿童社会性适应的发展。同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如何有效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提供理论性支持和实际操作性建议。研究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解了婚姻质量、教养方式和儿童社会能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借鉴前人的思路,提出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和儿童社会能力关系的问题。研究一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解释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研究二采用深度访谈法进行个案访谈研究。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量表得分情况,采用目的性抽样。抽取了六位参加过问卷调查的母亲。对她们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对访谈材料的归纳总结与量化研究的结论互相印证。研究一中,采用夫妻适应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评价量表对曲阜市某小学高年级385名学生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母亲填写夫妻适应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评价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由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集体施测,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写。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知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社会能力相关系数为0.5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社会能力相关系数为0.22,父亲拒绝、否认与儿童社会能力相关系数为-0.16,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社会能力相关系数为0.21,母亲拒绝、否认与儿童社会能力相关系数为-0.13;儿童社会能力对父母婚姻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25。研究二对访谈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归结为:父母的婚姻质量在认知观念、情绪管理和行为调控等三个方面影响着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通过温暖关爱、平等民主、理解放手和要求控制等四个维度促进着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父母可以通过悦纳呵护、沟通尊重、指导帮助和鼓励信任等积极的行为方式入手,以身作则,努力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使孩子成为幸福的人、优秀的人、能为社会奉献正能量的人。
【关键词】:父母婚姻质量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社会能力 深度访谈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部分 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提出10-13
  • 1 婚姻质量研究概述10-11
  • 2 教养方式研究概述11-12
  • 3 儿童社会能力研究概述12
  • 4 问题提出12-13
  • 第二部分 量表调查研究13-25
  • 1 研究目的13
  • 2 研究对象13
  • 3 研究假设13-14
  • 4 测量工具14-15
  • 4.1 夫妻适应量表14
  • 4.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14
  • 4.3 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14-15
  • 5 研究过程15
  • 6 统计分析15
  • 7 研究结果15-22
  • 7.1 各量表得分情况统计结果15-16
  • 7.2 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16-17
  • 7.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17-18
  • 7.4 儿童社会能力对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结果18-20
  • 7.5 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20-22
  • 8 讨论22-25
  • 8.1 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22-23
  • 8.2 父亲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23
  • 8.3 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23-24
  • 8.4 父母教养方式在其婚姻质量与儿童社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24-25
  • 第三部分 个案访谈研究25-35
  • 1 深度访谈25-26
  • 2 个案访谈研究的目的26
  • 3 个案访谈研究的过程26-28
  • 3.1 准备阶段26
  • 3.2 访谈对象筛选程序26-27
  • 3.3 访谈提纲27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27-28
  • 4 访谈结果28-33
  • 4.1 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28-30
  • 4.2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30-32
  • 4.3 父母如何积极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32-33
  • 5 个案访谈小结33-35
  • 第四部分 总结论35-37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41-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欢欢;;婚姻质量自测[J];心理世界;2007年02期

2 徐澄;;妻子睡得香,婚姻质量高[J];晚报文萃;2011年19期

3 张锦涛;方晓义;戴丽琼;;夫妻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2期

4 侯娟;蔡蓉;方晓义;;夫妻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10年01期

5 周红伟;;青年女医生的婚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6 赵珊玲;李承宗;;成人依恋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8期

7 王文明;;大屯矿区职工婚姻质量调查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1999年02期

8 马红霞;;流动女性的婚姻质量及因素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3年21期

9 甄宏丽;吴任钢;;在婚者与离婚者婚姻质量与个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10 张河川 ,陆海音 ,郭思智 ,罗兆富;高校女教师婚姻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朝阳瑞雪;乐国安;陈浩;;中国城市人群婚恋依恋和婚姻质量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艺敏;;厦门市居民的婚姻质量及原因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秦阳;刘炳伦;陈思媛;李仁军;王洪军;;癫痫患者婚姻质量状况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张锦涛;方晓义;;父母婚姻、自我分化与市城夫妻婚姻质量、稳定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涂翠平;方晓义;杨阿丽;;夫妻冲突的解决与妻子感知到的婚姻质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秦阳;刘炳伦;赵玉萍;龙成峰;葛金钊;魏一方;龙瑞芳;;癫痫患者婚姻质量与个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秦阳;刘炳伦;;癫痫患者婚姻质量与个性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谢庆红;曹洪健;方晓义;;中国城市新婚夫妻宽恕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李文琳;方晓义;兰菁;;新婚夫妻支持、夫妻情感以及婚姻质量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王亚萍;李同归;;成人依恋与婚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湘江;婚姻质量与女性精神病相关[N];大众卫生报;2001年

2 ;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N];民族医药报;2001年

3 特约记者夏云;上海人婚姻质量堪称楷模[N];工人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柏岩瑛;关注我们的婚姻质量[N];辽宁日报;2002年

5 记者  顾一琼;七成受访夫妻满意“婚姻质量”[N];文汇报;2006年

6 ;中国婚姻质量尚好[N];江苏经济报;2000年

7 杨司佼;性格有差异≠婚姻质量差[N];健康报;2002年

8 朱虹 倪光辉;幸福婚姻的制胜组合:情绪稳定丈夫+传统型妻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激发青春智慧 汇聚创新正能量[N];中国妇女报;2013年

10 刘霞;互敬是再婚幸福的前提[N];中国老年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红娟;成人及童年依恋类型与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周沫;论主观幸福感对婚姻质量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8年

3 张萍;郑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家长婚姻质量调查[D];郑州大学;2010年

4 马瑞;已婚人士婚恋依恋、应对方式与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孙小博;亲密关系成长性、依恋风格以及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陈素霞;城乡居民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薛伟;人格、婚姻质量对女性抑郁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8 陈沛强;父母婚姻质量与青少年个性和焦虑的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吕建秀;父母婚姻质量、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10 祁雅琼;婚恋依恋、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19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19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