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知影响情绪体验的ERP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我觉知影响情绪体验的ERP研究
【摘要】:自我觉知是指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意识的内部主观状态,它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此外,标准,即恰当行为、态度和特质的心理表征,它能影响情绪体验的自我觉知效应。本研究主要探讨一般自我觉知影响情绪体验的表现及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激发标准后,情绪体验的自我觉知效应的动态变化过程。本研究共包括3个ERP实验,采用镜子来启动高自我觉知状态。实验一招募了58名被试,随机划分到高自我觉知组和低自我觉知组,使用单纯的情绪图片刺激诱发个体的正性、负性情绪,要求被试看完情绪图片后完成主观感受强度的评定,实验一旨在考察提高一般自我觉知水平后,它将如何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情绪标准——要求被试在观看情绪图片时尝试产生情绪,通过明确地指向情绪,探讨标准如何改变自我觉知对情绪体验的影响,及其变化的内在机制。实验三通过设置觉知他人条件来激发社会标准,尝试进一步检验标准的意义与作用。结果发现:(1)自我觉知能增强个体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在高自我觉知组的主观情绪评定分数显著高于低自我觉知组,同时高自我觉知条件下的额区LPP波幅显著大于低自我觉知条件下的额区LPP波幅,并且自我觉知的主要激活脑区为额区;(2)情绪标准会削弱自我觉知下的情绪体验强度,设立情绪标准后,高低自我觉知组无论在行为数据上还是额区LPP上均没有显著差异;(3)社会标准也会削弱自我觉知下的情绪体验强度,两者虽然在主观情绪评定分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自我觉知条件下的额区LPP波幅显著大于觉知他人条件下的LPP波幅;(4)在早期注意成分上,高自我觉知下的P2波幅显著大于低自我觉知和觉知他人条件,而低自我觉知和觉知他人条件所诱发的N2波幅均显著大于高自我觉知条件;(5)无论是在何种觉知条件下,个体对负性情绪的主观评分最高,其次是正性情绪,最后是中性情绪,且负性情绪诱发的P300、顶区LPP波幅显著大于正性情绪和中性情绪,主要的激活脑区为顶叶。综上所述,无论有无标准、自我觉知与否,个体都能对情绪刺激进行有效地编码和加工,并且对负性情绪的加工最为精细。自我觉知能使个体将认知资源聚焦于当下进行的行为活动中,由此增强情绪体验强度。但当自我觉知涉及到标准后,无论激发的是情绪标准还是社会标准,标准所引发的自我调节和情绪调节,都会削弱情绪体验强度。
【关键词】:自我觉知 情绪体验 情绪标准 社会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理论与研究综述7-16
- 1.1 自我觉知7-9
- 1.2 情绪体验9-10
- 1.3 自我觉知对情绪体验的影响10-14
- 1.3.1 自我觉知影响情绪体验的具体表现10-12
- 1.3.2 标准对情绪体验的自我觉知效应的影响12-13
- 1.3.3 理论解释13-14
- 1.4 ERP技术在自我和情绪研究中的应用14-16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16-20
- 2.1 问题提出16-18
- 2.2 研究构想18-20
- 第三章 实验研究20-36
- 3.1 实验一20-26
- 3.1.1 实验目的与假设20
- 3.1.2 研究方法20-22
- 3.1.3 实验结果22-24
- 3.1.4 讨论24-26
- 3.2 实验二26-31
- 3.2.1 实验目的与假设26
- 3.2.2 研究方法26-27
- 3.2.3 数据结果27-29
- 3.2.4 讨论29-31
- 3.3 实验三31-36
- 3.3.1 实验目的与假设31
- 3.3.2 研究方法31-32
- 3.3.3 数据结果32-34
- 3.3.4 讨论34-36
- 第四章 总讨论36-38
- 第五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蕾;黄希庭;;自我觉知与情绪、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罗扬眉;黄希庭;;时间自我评价的性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关丽丽;齐铭铭;张庆林;杨娟;;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4 程蕾;陈煦海;黄希庭;;左脑还是右脑?——自我觉知神经机制的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5 郑璞;刘聪慧;俞国良;;情绪诱发方法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6 马建苓;陈旭;王婧;;自我面孔识别的特征、影响因素及ERP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7 杨帅;黄希庭;傅于玲;;内侧前额叶皮质——“自我”的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8 蒋军;陈雪飞;陈安涛;;情绪诱发方法及其新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孟昭兰;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个体情绪发展的理论探讨[J];应用心理学;2000年02期
10 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鹏程;中学生课堂情绪体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艳姣;高二学生自我关注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及教育建议[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梁敏杰;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情绪工作策略的ERP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6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0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