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正念冥想训练对幸福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8 14:55

  本文关键词:正念冥想训练对幸福感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正念冥想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焦虑 抑郁


【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并结合焦虑、抑郁和生理指标(脑电α波、肌电、心率)的测量,从缓减压力、调节情绪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公开招募山西医科大学本科生九十名,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四十五人。实验组被试参加为期九周,每周五天,每天一次,每次三十分钟的正念冥想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正念冥想训练前后,测量心理指标: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ANAS)、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生理指标:脑电α波、肌电、心率。结果:实验组38人,对照组36人进入数据分析。1.主观幸福感组内比较,实验组正性情感后测得分高于前测(t=3.818,P0.001),负性情感后测得分低于前测(t=-4.230,P0.001),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其友谊、家庭、学业、学校和环境满意度5个维度的后测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正性情感的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3.292,P0.01),负性情感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3.857,P0.001),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其友谊、家庭、环境满意度的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心理幸福感组内比较,实验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其环境控制、个人成长、良好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纳的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其个人成长、良好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纳的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焦虑抑郁组内比较,实验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后测得分低于前测(t=-3.893,P0.001;t=-3.723,P=0.001;t=-4.818,P0.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3.670,P0.001;t=-3.289,P=0.002;t=-4.455,P0.001)。4.生理指标组内比较,实验组脑电α波后测得分高于前测(t=6.347,P0.001),肌电、心率后测得分低于前测(t=-5.890,P0.001;t=-2.944,P=0.006)。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α波的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5.912,P0.001),肌电、心率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5.878,P0.001;t=-2.134,P=0.034)。5.正念冥想训练后正性情感的改变量与特质焦虑和心率的改变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负性情感的改变量与特质焦虑和抑郁的改变量呈显著正相关,生活满意度的改变量与特质焦虑和抑郁的改变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正念冥想训练后心理幸福感的改变量与抑郁的改变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1.正念冥想训练可以提高正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降低负性情感,有效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水平。2.正念冥想训练可以缓减压力,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有效改善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提升脑电α波水平,降低肌电和心率水平,显著改善因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引起的肌电增加和心率增快。3.正念冥想训练缓减压力、调节情绪,提升自我接纳水平和对生活目标的追求,促进内心成长,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是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正念冥想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焦虑 抑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27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0-13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24
  • 1.3 研究方法24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24-25
  • 1.5 论文框架25-26
  • 1.6 论文的创新点26-27
  • 2 实证研究27-49
  • 2.1 研究目的27
  • 2.2 研究设计27-29
  • 2.3 质量控制29-30
  • 2.4 研究程序30-31
  • 2.5 研究结果31-40
  • 2.6 讨论40-49
  • 3 讨论与结论49-51
  • 3.1 研究结论49
  • 3.2 对策(建议)49-50
  • 3.3 研究不足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61
  • 附录61-64
  • 致谢64-65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65-66
  • 个人简历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斌,骆莉莉;自行车运动员在恢复过程中运用冥想训练的现场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黄徐姝;罗跃嘉;;情绪调节方法的分类和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坤;刘兴华;;密集型正念训练对惩教犯心率变异性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本文编号:814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14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