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哭泣表情面孔在识别和解离过程中的注意特征:来自眼动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09-20 14:39

  本文关键词:哭泣表情面孔在识别和解离过程中的注意特征:来自眼动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哭泣面孔 注意特征 识别阶段 解离阶段 眼动


【摘要】: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表情面孔在识别和解离阶段的注意特点。在实验一中,采用双选择的Oddball范式,以中性表情面孔作为背景,微笑和哭泣表情面孔为偏差刺激,模拟微笑和哭泣刺激发生的偶然性,考察个体在识别哭泣和微笑表情面孔时的眼动特征;实验二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以微笑、哭泣和中性表情面孔作为线索刺激,考察不同表情面孔在解离阶段的注意特征。结果显示:(1)在识别阶段,主要从行为反应、注视模式和面孔性别偏向三方面对实验1的结果进行分析。第一,在行为反应上,哭泣表情面孔的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微笑表情面孔,识别哭泣表情面孔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微笑表情面孔。第二,在注视模式上,从眼动总体特征分析中发现,哭泣表情面孔上的注视时间与微笑表情面孔上的注视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哭泣表情面孔上的注视点个数、眼跳幅度和眼跳数目均显著低于微笑表情面孔;从兴趣区特征分析中发现,眼睛和鼻子区域上的注视点个数和注视时间都显著多于嘴巴区域,识别微笑表情面孔时对嘴巴区域的注视点个数和注视时间显著多于哭泣表情面孔,识别哭泣表情面孔时对眼睛区域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微笑表情面孔。第三,在面孔性别注意偏向上,女性面孔上的注视点个数和眼跳数目都少于男性面孔,但识别女性微笑面孔的注视点个数显著多于女性哭泣面孔。(2)在解离阶段,主要从行为数据和眼动数据对实验2的结果进行分析。哭泣表情线索下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微笑和中性表情线索线索下的反应时,哭泣表情线索下的眼跳幅度显著短于微笑表情线索下的眼跳幅度;有效线索条件下的注视点个数显著多于无效线索条件,而且有效线索条件下的眼跳幅度和眼跳时间显著长于无效线索条件;此外,在注视时间和眼跳时间上,线索有效性和线索表情类型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有效线索条件下,哭泣表情线索呈现后个体对目标刺激的注视时间和眼跳时间显著少于其它表情线索。本研究发现哭泣表情面孔在识别和解离阶段具有不同的注意特点。在识别阶段,注意特征表现为:第一,哭泣表情面孔的识别正确率和反应速度都显著优于微笑表情面孔;第二,哭泣表情面孔的注视模式与微笑表情面孔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哭泣表情面孔的注视模式更优化;第三,面孔的性别特征会影响表情加工,微笑和哭泣表情面孔更容易和女性联系在一起,而且个体更偏好注视女性的微笑面孔。在解离阶段,注意特征表现为有效线索条件中,个体在哭泣表情线索下对目标刺激的加工和反应都优于其它表情线索,即在有效线索条件下,哭泣表情线索对目标刺激的定位加工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哭泣面孔 注意特征 识别阶段 解离阶段 眼动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20
  • 1 问题提出7-9
  • 2 文献综述9-20
  • 2.1 情绪注意加工的相关研究9-14
  • 2.1.1 情绪注意偏向的表现形式9-11
  • 2.1.2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11-13
  • 2.1.3 情绪注意偏向的发生机制13-14
  • 2.2 哭泣和微笑的相关研究14-17
  • 2.3 面孔性别与表情加工的关系17-19
  • 2.3.1 面孔性别和表情的独立加工17-18
  • 2.3.2 面孔性别和表情的相互影响18-19
  • 2.4 眼动技术在表情面孔加工中的应用19-20
  • 第2章 实证研究20-31
  • 实验一:识别过程中微笑和哭泣面孔的注意特征20-27
  • 1 前测20-21
  • 2 实验方法21-22
  • 2.1 被试21
  •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21
  • 2.3 实验程序21-22
  • 2.4 眼动数据采集与分析22
  • 3 结果22-27
  • 3.1 行为数据分析22-23
  • 3.2 眼动总体体征分析23-24
  • 3.3 兴趣区特征分析24-27
  • 实验二:解离过程中微笑和哭泣面孔的注意特点27-31
  • 1 实验方法27-28
  • 1.1 被试27
  • 1.2 实验仪器和材料27
  • 1.3 实验程序27-28
  • 1.4 眼动数据采集与分析28
  • 2 结果28-31
  • 2.1 行为数据分析28-29
  • 2.2 眼动数据分析29-31
  • 第3章 研究总结31-35
  • 1 讨论31-34
  • 1.1 哭泣表情面孔在识别阶段的注意特点31-33
  • 1.2 哭泣表情面孔在解离阶段的注意特点33-34
  • 2 结论34
  • 3 总结34-35
  • 3.1 研究的创新之处34
  • 3.2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34-35
  • 参考文献35-41
  • 附录41-45
  • 在校期间发表的成果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国利 ,冯虹;第12届欧洲眼动大会[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闫国利;第十三届欧洲眼动大会[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3 李晓娟;;眼动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现状及其趋势[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卞迁;齐薇;刘志方;闫国利;;当代眼动记录技术述评[J];心理研究;2009年01期

5 李旺先;张电扇;王媛媛;王菲;;阅读中的眼动方法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白学军;眼动分析法及其在研究儿童阅读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3期

7 ;动眼动耳动手 动出聪明宝宝[J];父母必读;2010年10期

8 韩玉昌;眼动仪和眼动实验法的发展历程[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9 吴迪,舒华;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学动态;2001年04期

10 隋雪,李立洁;眼球运动研究概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云;白学军;阎国利;;小学生插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周颖;刘俊升;;内隐攻击性的眼动实验[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贺荟中;方俊明;;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在背景知识参与下建立文本整体连贯的眼动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真;兰继军;;采用眼动方法进行的广告效果评价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沈德立;陶云;;不同文体课文阅读过程的眼动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李勇;阴国恩;;青少年类别使用的眼动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齐s,

本文编号:888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88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