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信息的听觉认知偏向
发布时间:2017-09-23 22:16
本文关键词: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信息的听觉认知偏向
更多相关文章: 暴力电子游戏 攻击性 听觉 注意偏向 记忆偏向
【摘要】:暴力电子游戏因其暴力、血腥的内容受到人们的关注,暴力电子游戏和个体攻击性的关系也被大量的研究所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般攻击性模型(GAM)指出,暴力电子游戏通过提升个体攻击性的观念或者态度,产生攻击性图式、攻击性行为脚本以及提升个体的攻击性期望来影响攻击性行为。由此可知,暴力电子游戏对个体的攻击性认知偏向有重要作用。而以往关于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信息认知偏向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视觉领域,在听觉领域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没有涉及。此外,认知加工偏向理论指出,在认知过程中,人们会对与自身相关的信息产生选择性加工偏向,这种偏向广泛存在于注意、记忆相关的任务以及对任务的解释和判断之中。而关于暴力电子游戏认知偏向的研究也大都集中在注意偏向领域,对于认知加工的其他方面(比如:记忆偏向)的研究也很少涉及。鉴于此,本研究在听觉领域,从注意偏向和记忆偏向的角度探讨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信息的认知偏向。本研究共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目的是探究不同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词语的听觉注意偏向。研究一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利用双耳分听嵌入式实验范式,主要考察在干扰情境下(复述追随耳内容),当词语(攻击性词语,中性词语)作为靶子词出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中,不同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被试是否产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在非追随耳中,高经验者击中的攻击性词语要显著大于中性词语,并且高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探测到的攻击性词语要显著大于低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实验二是通过双耳分听干扰范式,将攻击性词语和中性词语作为干扰词时,考察高低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词语的听觉注意偏向。结果发现:高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的探测反应时要大于中性词干扰下的探测反应时,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表明高经验者表现出了对攻击性词语注意偏向的倾向性;此外,在攻击性词语的干扰下,高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在复述散文时的掩蔽错误数要显著大于低暴力电子游戏游戏经验者。由实验一、二可知,高暴力游戏经验者对攻击词语产生听觉注意偏向。研究二通过听觉-再认范式,研究不同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单词是否存在听觉记忆偏向。结果发现:对于听过的攻击性词语,高经验者再认正确数要显著大于低经验者。对于没听过的攻击性词语,高经验者的再认正确数要小于低经验者。研究二表明高暴力电子被试对攻击性词语产生记忆偏向。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词语产生听觉注意偏向,且对攻击性词语产生听觉记忆偏向,研究结论支持GAM模型。
【关键词】:暴力电子游戏 攻击性 听觉 注意偏向 记忆偏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研究综述9-15
- 1.1 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9-13
- 1.1.1 暴力电子游戏的介绍9
- 1.1.2 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的相关理论9-11
- 1.1.3 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相关研究11-13
- 1.2 暴力电子游戏与认知偏向13-14
- 1.2.1 认知偏向的相关研究13-14
- 1.2.2 暴力电子游戏玩家认知偏向的相关研究14
- 1.3 听觉认知偏向的研究现状14-15
- 1.3.1 双耳分听技术14-15
- 1.3.2 听觉认知偏向的相关研究15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15-17
- 2.1 问题提出16
- 2.2 研究的创新点16
- 2.3 研究框架16-17
- 3 研究一 不同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信息的听觉注意偏向17-26
- 3.1 实验一17-21
- 3.1.1 实验目的17
- 3.1.2 被试17
- 3.1.3 实验材料17-18
- 3.1.4 实验设计18
- 3.1.5 实验程序18
- 3.1.6 实验假设18
- 3.1.7 实验结果18-20
- 3.1.8 讨论20-21
- 3.2 实验二21-26
- 3.2.1 实验目的21
- 3.2.2 被试21-22
- 3.2.3 实验材料22
- 3.2.4 实验设计22
- 3.2.5 实验程序22
- 3.2.6 实验假设22
- 3.2.7 实验结果22-24
- 3.2.8 讨论24-26
- 4 研究二 不同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单词的听觉记忆偏向研究26-29
- 4.1 研究目的26
- 4.2 被试26
- 4.3 研究材料26
- 4.4 研究设计26
- 4.5 研究程序26
- 4.6 研究假设26
- 4.7 研究结果26-28
- 4.8 讨论28-29
- 5 总讨论29-31
- 5.1 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信息的听觉注意偏向29-30
- 5.2 暴力电子游戏经验者对攻击性信息的听觉记忆偏向30
- 5.3 研究的不足30-31
- 6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7
- 附录37-44
- 附录一:游戏使用状况调查问卷37-39
- 附录二:攻击性特质问卷39-40
- 附录三:双耳分听嵌入式所使用的材料40-42
- 附录四:双耳分听干扰式所使用的材料42-43
- 附录五:听觉再认实验使用的材料43-44
- 致谢44-45
-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婧洁;张卫;甄霜菊;梁娟;章聪;;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2 张学民;李茂;宋艳;李永娜;魏柳青;;暴力游戏中射杀动作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倾向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9年12期
3 郭晓丽;江光荣;;暴力电子游戏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鸥;胖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的听觉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吴萍娜;不同类型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7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0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