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6:08
本文关键词:有无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情绪调节 外部情绪标注 内部情绪标注 性别标注 事件相关电位
【摘要】:情绪标注是用语言表达情绪最简单的形式,它仅仅要求对刺激的情绪方面进行命名与描述,Lieberman, Inagaki, Tabibnia和Crockett认为情绪标注是指个体用言语来表达自己感觉或者阐明刺激物的情绪特征。目前在对情绪标注的研究中,外部情绪标注的研究比较成熟且结论一致,而内部情绪标注的研究涉猎较少,并且在研究结果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到底内部情绪标注是增强了情绪还是减弱情绪没有统一的结论。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情绪标注研究范式,结合时间精确度高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大学生在情绪标注过程的电生理特征进行探讨,揭示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的作用。研究内容是两个ERP实验研究,实验材料都是选自中国面孔情绪图片系统(CFAPS)中的情绪性面孔图片,并经过本科生评定选用认同度和强度高的实验材料进行研究。 实验1是有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研究,目的是为了检验有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能否减弱情绪。选取有效被试18名,采用3(标注类别:外部情绪标注,内部情绪标注,性别标注)×2(情绪类别:愉快,悲伤)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记录情绪标注阶段的LPP波幅和按键反应后的LPP波幅。结果发现:反应前,在悲伤情绪下,400-600ms时窗下,内部情绪标注的LPP波幅大于外部情绪标注大于性别标注,在600ms之后差异不显著;在愉快情绪下,外部情绪标注LPP波幅大于性别标注,但是内部情绪标注与性别标注差异不显著。反应后,无论是愉快情绪还是悲伤情绪,性别标注LPP波幅大于内部情绪标注大于外部情绪标注。以上表明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的作用发生在对情绪的命名之后。 实验2是无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研究,目的是为了检验无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能否减弱情绪。实验除了没有标注词外,其他均同实验1。结果发现:反应前,在悲伤情绪下,内部情绪判断LPP波幅大于外部情绪判断大于性别判断;在愉快情绪下,内部情绪判断和外部情绪判断的LPP波幅大于性别判断,但是内部情绪判断和外部情绪判断之间没有差异。反应后,在悲伤情况下,外部情绪判断、内部情绪判断和性别判断之间的LPP波幅差异均不显著;在愉快情绪下,性别情绪判断LPP波幅大于内部情绪判断大于外部情绪判断,但内部情绪判断和外部情绪判断差异不显著。 综合以上实验1和实验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使用标注词对情绪进行自下而上的加工和使用标注词对情绪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会不同。(2)有无标注词一定程度上是不影响实验任务的,即在反应前的悲伤情绪以及反应后的愉快情绪上均无差异;但是对命名后的悲伤情绪而言,有无标注词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着性别差异。(3)外部情绪标注(判断)和内部情绪标注(判断)属于不同的情绪调节任务,两者的调节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内外部情绪标注都会减弱情绪,并且这个减弱过程发生在命名之后。
【关键词】:情绪调节 外部情绪标注 内部情绪标注 性别标注 事件相关电位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1章 文献综述12-22
- 1.1 情绪标注的概述12-16
- 1.1.1 情绪标注内涵12
- 1.1.2 外部情绪标注和内部情绪标注12-13
- 1.1.3 情绪标注的特点13
- 1.1.4 情绪标注与伴随性情绪调节13-14
- 1.1.5 情绪标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4-16
- 1.2 情绪标注的神经通路16-17
- 1.3 情绪标注的相关理论17-18
- 1.3.1 阻断理论17-18
- 1.3.2 注意分配理论18
- 1.4 与情绪标注相关的LPP成分18-19
- 1.5 情绪标注的研究19-22
- 1.5.1 外部情绪标注的研究19
- 1.5.2 内部情绪标注的研究19-22
- 第2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22-25
- 2.1 问题提出22
- 2.2 研究问题22
- 2.3 研究思路22-23
- 2.4 研究假设23
- 2.5 创新点及意义23-25
- 2.5.1 创新点23
- 2.5.2 研究意义23-25
- 第3章 有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研究25-54
- 3.1 研究目的25
- 3.2 被试选择与实验设计25
- 3.3 实验材料25-26
- 3.4 实验程序26-28
- 3.5 数据采集与分析28
- 3.6 结果与分析28-52
- 3.6.1 行为数据分析28-29
- 3.6.2 脑电数据分析29-52
- 3.7 讨论52-54
- 3.7.1 情绪标注行为数据分析52
- 3.7.2 情绪标注脑电分析反应前52-53
- 3.7.3 情绪标注脑电分析反应后53-54
- 第4章 无标注词下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研究54-84
- 4.1 实验目的54
- 4.2 被试选取和实验设计54
- 4.3 实验材料54
- 4.4 实验程序54-55
- 4.5 数据采集与分析55
- 4.6 结果与分析55-81
- 4.6.1 行为数据分析55-56
- 4.6.2 脑电数据分析56-81
- 4.7 讨论81-84
- 4.7.1 情绪判断行为数据分析81
- 4.7.2 情绪判断脑波分析反应前81-82
- 4.7.3 情绪判断脑波分析反应后82-84
- 第5章 总讨论与结论84-87
- 5.1 总讨论84-85
- 5.2 结论85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85-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92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92-93
- 附录93-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2 王益文;郑玉玮;沈德立;崔磊;闫国利;;解读成语中的他人心理与互动心理:来自眼动和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年01期
3 许远理;元情绪理论的建构及其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朱婷婷;;第三代行为治疗的核心概念:心智觉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09期
5 刘兴华;梁耀坚;段桂芹;李希希;;心智觉知认知疗法:从禅修到心理治疗的发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6 吴九君;郑日昌;;心智觉知干预述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2期
7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1期
8 王敬欣;贾丽萍;白学军;罗跃嘉;;返回抑制过程中情绪面孔加工优先:ERPs研究[J];心理学报;2013年01期
9 白学军;岳鹏飞;;情绪标注对负性情绪的抑制:来自自主神经活动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3年07期
10 邢采;杨苗苗;;通过注意训练调节情绪:方法及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0期
,本文编号:936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3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