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影响驾驶安全的驾驶员危险知觉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9-30 14:36

  本文关键词:影响驾驶安全的驾驶员危险知觉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危险知觉 反应时 眼动 主观评定 危险预期 视觉搜索模式


【摘要】:危险知觉是指驾驶员对交通情境中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的一种能力。目前,驾驶员危险知觉测量主要使用反应时、眼动或主观评定三种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并出现相互结合的研究趋势。为了提高我国交通安全性,结合国外在提高驾驶员危险预期能力和改善视觉搜索模式两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未来国内研究可以在探索危险知觉的认知加工特点、影响因素及加快测量技术的商品化应用等方面加以深入。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危险知觉 反应时 眼动 主观评定 危险预期 视觉搜索模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19)的资助
【分类号】:B842.1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为因素在引发交通事故方面占主导地位。其中,危险知觉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危险知觉(hazard perception),是指驾驶员对交通情境中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的能力(Deery,1999;Mc KennaHorswill,1999)。驾驶员危险知觉与交通事故之间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锋;刘澜;;基于FSDT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2 邓涛;罗恩晴;张艳山;颜红梅;;基于选择性注意的交通环境显著性及眼动特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杨京帅;王文亮;苏薇;杨得婷;孙正一;;驾驶人危险感知建模与实验解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4 马锦飞;常若松;高远;;瞳孔直径大小检测驾驶员疲劳的实证效度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骆晨;牛龙飞;;基于FSDT的车站火灾疏散故障感知能力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4年02期

6 牛国庆;崔彩彩;张坤;;辅助文字对安全标志识别性影响的眼动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7 郭应时;袁伟;付锐;薛传亮;;基于注视转移模式的驾驶熟练程度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8 张文会;李鹏辉;胡孟夏;李一兵;;高速公路驾驶人超车过程视觉行为特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9 孙龙;常若松;;汽车驾驶员危险知觉测试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杜峰;翁季;;公路隧道照明中以可见度为基础的设计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照明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新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陈晓晨;驾驶决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咸化彩;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唐智慧;新老驾驶员危险感知差异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马锦飞;不同音乐条件对驾驶员注意及危险知觉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兰婷;新老驾驶员危险感知差异性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刘亚帝;冰雪条件下城市主干道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莫宣艳;设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机动车夜间限速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梁超;经验因素对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洪 ,刘诗翔 ,王文富 ,陈志勇 ,欧秋生 ,扈宇;新兵的个性特征和反应时与训练成绩的相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9期

2 冯渭宏;对男子400m起跑反应时及分段速度的纵向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9期

3 李晓溪;;心理疲劳对反应时影响的实验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0年04期

4 冯淑丹;刘景霞;;反应时分析新方法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肖幼云;许东华;;视觉运动反应时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校医;1988年02期

6 肖幼云;许东华;;视觉运动反应时与小学生课业成绩关系的探讨[J];学校卫生;1989年02期

7 罗春荣;;反应时实验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缺陷[J];心理学动态;1989年02期

8 裴剑涛,何存道;驾驶员的动态反应时研究[J];心理科学;1993年05期

9 郭可教,,雷庆文,罗敏;学生智力与反应时的关系的教育神经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1995年03期

10 朱柯蓓;电大学生反应时的测定及分析[J];曲靖师专学报;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秦金环;周秀草;阴国恩;;7—12岁儿童反应时的测试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王奰;管益杰;张立荣;贺晨曦;;品牌满意度、品牌情感偏好的反应时指标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鹏;李晓霞;;基于自行研制无线装置的运动反应时测量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常建芳;侯杰泰;;当反应时数据呈非正态分布:方法的进展[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友谊;张林军;舒华;;字词的起始音素对命名反应时记录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峰;吴依雪;郭琼珠;;不同难度刺激条件的反应时分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晓溪;;心理疲劳对反应时影响的实验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许淑莲;;成年人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年龄差异[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向勇;胡雪松;王栋;;用于精神运动测验的多功能反应时测试仪[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10 龚铭新;张磊;董菲;邹凝祥;王乐军;;基于无线组网技术的击剑反应时测试训练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奎德;大脑反应时与安全生产的关系[N];中国矿业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坚;男女大学生在阈下重复情绪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靖;7-11岁学龄儿童警觉水平的研究[D];浙江大学;1999年

3 袁媛;收集基础反应时是启动实验不可或缺的步骤[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张淑敏;IRT计时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玲玲;核心情感存在合理性的实证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6 戚敏;靶线索特异性对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7 周菁菁;刺激信号为图案的人体反应时测试仪的设计[D];南昌大学;2009年

8 白若阳;注意水平、任务重要性、情绪效价对前瞻记忆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8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48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d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