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及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17-10-01 22:00

  本文关键词: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及作用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锚定效应 基础锚定效应 选择通达假说 数字启动假说


【摘要】:为了探讨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及基础锚定效应的理论解释,实验一选取高、低、无三种锚值,设置了15ms、45ms、75ms、1000ms四种呈现时间,结果发现只有15ms条件下未出现锚定效应,呈现时间越长,锚定效应越大。实验二设置了语意相同但表述形式不同的两种锚值,结果发现,大数字锚值使估计值偏高,小数字锚值使估计值偏低。该发现说明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是注意,数字启动假说可以更好地解释基础锚定效应。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锚定效应 基础锚定效应 选择通达假说 数字启动假说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14YJA190007)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TJJX13-002) 天津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CE2016)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Tversky和Kahneman(1974)发现了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也被称为经典锚定效应,指的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下,人们的决策结果受到先前呈现信息的影响,导致目标值向初始值即“锚”(anchor)的方向偏离,产生估计偏差的现象。其比较-判断的两步范式被称为标准锚定范式(st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杰;彭春花;黄希庭;;时距估计中的锚定效应[J];心理学报;2008年02期

2 曲琛;周立明;罗跃嘉;;锚定判断中的心理刻度效应: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庄;;调整与通达: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的研究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2期

2 温^,

本文编号:955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55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