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对两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儿童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儿童孤独量表同伴提名法,对郑州市901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权谋倾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62,P0.01),亲社会行为与权谋倾向、孤独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1,-0.288,P值均0.01)。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部分经由亲社会行为所中介。社会地位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联强度有影响,在中、低社会影响水平条件下,亲社会行为可部分中介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消极影响(P0.01);高社会影响水平条件下,亲社会行为不能中介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结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在权谋倾向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地位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社会影响对于亲社会行为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存在调节效应。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学科;郑州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孤独 青少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1506)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青少年孤独感是个体基于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交和友谊地位的自我觉知而产生的孤单、寂寞、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1]。青少年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紧密相关,同伴关系差的青少年孤独感水平比同伴关系好的青少年高。耿耀国等[2]认为,权谋倾向者的行为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芳;郭勇;王晓芹;;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合作行为、“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盖妮娜;;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王婧;钱珍;;国内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耿耀国;苏林雁;王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4期
5 耿耀国;秦贝贝;夏丹;韩啸;;青少年世故性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6 耿耀国;苏林雁;王洪;李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团体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7 王昱文;王振宏;刘建君;;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1期
8 王美芳,陈会昌;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9 刘艳;邹泓;蒋索;;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10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3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陶晓波;;零售行业捆绑销售策略对顾客忠诚影响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周文霞;潘静洲;;零售企业销售人员的收入水平对于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8 卢敏;殷恒婵;郭建富;;人际关系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沛;陈莉;;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明;肖璐;;高管团队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易学东;高博;;网店形象通过信任中介作用影响顾客购买意向[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姜亮;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丹;卷入程度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广告诉求的缓冲作用,品牌印象的中介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上海常模的信度和效度[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1期
2 陈斌斌;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测量回顾与反思[J];心理研究;2009年02期
3 丁芳;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张凯;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6 耿耀国;苏林雁;李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13期
7 M.L.Hoffman ,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2期
8 张嘉玮,崔光成;12—16岁被助儿童的自助能力、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01期
9 王美芳,陈会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10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慧珍;;少年儿童“亲社会行为”逐渐丧失的心理学思考[J];校长阅刊;2006年01期
2 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J];心理学动态;1997年04期
3 李玉苹;;青少年为何丧失“亲社会行为”[J];心理世界;2002年10期
4 廖策权;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3期
6 万增奎;当代中学生亲社会行为意向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7 侯积良;价值取向、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0年02期
8 李红霞,,彭阳,崔雅芬;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调查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年04期
9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10 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晓东;;地震救灾中的表演性亲社会行为对心理层面的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程峗;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景欣;张文新;;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宏利;张雷;;严厉型父母教养与同伴接受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陈上(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海神号》:人在灾难中会暴露本性[N];北京科技报;2006年
3 陈劲邋梁英;公众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倩;网络环境中利他惩罚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婵;青少年积极品质的成分、测量及其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劲松;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尹霞云;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D];中南大学;2012年
7 杨洁敏;主客体因素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及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杨青松;时间距离对道德违规行为判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班兰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感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涛;大学生的捐助行为及其与人格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睿;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雪莲;3-5岁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与气质、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9 苏中红;利用动画片对幼儿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灵子;2-3岁儿童的同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0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8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