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22:35

  本文关键词: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风情线 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规划 城市文脉 城市公共空间


【摘要】: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战略,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地段,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文化建设将在实现这一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丝绸之路行,核心在兰州”,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是兰州最大的自然景观和城市特色,黄河风情线是兰州中心城区最主要的景观、人文、活动轴线和公共空间。兰州是甘肃文化建设的核心区域,在城市景观中,雕塑占据着重要地位,城市雕塑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于它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代表。虽然有黄河母亲雕塑、金城关、水车园等特色景观,但是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城市灵魂,没有充分带动文化旅游、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城市雕塑、城市文脉和城市公共空间三者的关系着手,从城市雕塑建设的规划理论出发,结合黄河风情线雕塑建设现状,尝试探索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的规划设计合理性,为更好的打造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创造良好的理论环境和案例参考。运用从个性求共性的逻辑思维,尝试探索城市雕塑规划的普适理论和方法。本文共分五部分来阐述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设计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目的、价值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动态,首先对城市雕塑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国内外城市雕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行了概括说明,最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城市雕塑建设方面的相关案例。第三部分是理论部分,将《城市意象》和《场所精神》作为整个城市雕塑规划方法的指导思想和中心,总结了城市文脉、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内容,从城市雕塑规划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广场空间、街道空间、景园空间中的城市雕塑布局。把城市意象的五大构成要素,边界、道路、节点、区域和标志做为城市雕塑规划的空间布局依据,结合城市雕塑规划的主题和题材总结归纳出城市雕塑的总体布局方法。第四部分,结合黄河风情线雕塑现状,对不同层面的城市文脉与城市雕塑的关系以及黄河风情线雕塑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的规划设计策略。第五部分,依据第三部分总结梳理的城市雕塑规划理论和布局方法,结合城市文脉选定主题,确定规划的框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规划的空间资源构成,确定中心、节点、边界,最终形成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设计构想。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的建设将对弘扬黄河主题文化,促进兰州、甘肃乃至黄河上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最终成为兰州、甘肃乃至中国向全世界展示黄河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窗口,同时实现城市雕塑与城市生态文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TU-8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疏友斌;浅谈城市雕塑[J];当代建设;2001年05期

2 北雁;;北京城市雕塑建设蒸蒸日上[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12期

3 朱敬卓;“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集锦[J];中国工程咨询;2002年10期

4 ;北京将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5 ;城市雕塑展示北京新形象[J];小城镇建设;2003年01期

6 陆军;;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7 李慧;;试谈我国城市雕塑发展趋向[J];江苏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8 袁锦富;;城市雕塑存在问题与对策[J];江苏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9 ;中国当代城市雕塑突围路[J];建筑与文化;2006年03期

10 ;上海城市雕塑[J];城市与减灾;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邦;;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研究[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2 刘岩;;关于济南城市雕塑建设的几点思考[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闵雷;;武汉城市雕塑规划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4 王鹤;;规划编制在中国城市雕塑动态保护中的作用[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5 李涛;;北京城市雕塑规划编制方法与管理机制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6 孙伟;袁强;;地域特色及文化视角下的城市雕塑规划[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7 温洋;;城市雕塑与建筑的广义共同特征[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和红星;;城市雕塑贵在“画龙点睛”展现“文化特色”[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曾军;;“思想者”的文化旅行及其意义——关于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一点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王嘉;;城市雕塑与文化生态[A];都市文化研究(第4辑)——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与东京[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瑞权;城市雕塑价值该如何确定[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肖红;尊重城市雕塑的艺术规律[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明慧;城市雕塑:到底谁说了算[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邓海欧;如何塑造城市雕塑[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唐璇;城市雕塑,追求艺术与公众的平衡[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刘U

本文编号:1154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154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