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天使”:古代中国绘画与西方的融新——“一带一路”绘画“意实主义”观念溯源
本文关键词:“丝路天使”:古代中国绘画与西方的融新——“一带一路”绘画“意实主义”观念溯源
【摘要】:在东西方艺术长期以来的交流与创新中,"丝路天使"造像是中西绘画融新的历史典范。它突出中国绘画主体性,将中国与希腊、印度等多种艺术传统、造型和技法融为一体,不但创造出"曹衣出水"等表现手段,而且形成了中国绘画中以"意"为导引,将意象与西方绘画写实精神的结合,推进了中国绘画的世界性传播。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中,这种"意实主义"则为东西方艺术交往提供了以中国绘画传统为主体的融新范式。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明研究中心;苏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在北京大学2015:“21世纪东方文化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的演讲,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12AZD090
【分类号】:J205
【正文快照】: 一、“丝路天使”:源流考释注意的是,汤因比这幅画中的“中国丝绸公主”头部当代艺术史家有一种共识:从18世纪以来,中西的光圈,表达出一种基督教的神圣化,与丝路艺术中绘画一直在寻求一种结合,使当代世界绘画两种主流多种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佛教与中国儒家和道教互相形态能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蒙元质子政策述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李晖;唐诗“羯鼓”考[J];安徽新戏;1998年05期
3 赵士城;;唐诗中西域马意象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4 彭善国;;试析渤海遗址出土的釉陶和瓷器[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5 俞香顺;;双桐意象考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俞香顺;;杨桐·海桐·拆桐文献考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马若飞;李建威;;管窥唐诗中的消费文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王志清;盛唐的城市化进程与诗歌回归主题[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9 李志梅;;明代传入中国的日本纺织品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余欣;;敦煌佛寺所藏珍宝与密教宝物供养观念[J];敦煌学辑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建;;张政p嘧ⅰ短迫怂侵参铩忿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建春;;“识宝回回”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马建春;;“识宝回回”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5 于赓哲;;唐代人均食盐量及盐的使用范围[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徐杰舜;徐桂兰;;在迁徙中实现新的文化认同——以广府人的形成为例[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7 林生海;;敦煌本秋胡故事再探[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孙景尧;罗璇;;中西文化早期交往的复义媒介者——“扶南”的媒介特点与作用探[A];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C];2000年
9 王永平;;从土贡看唐代的宫廷饮食(上)[A];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新疆油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暖;博山琉璃及其产业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安徽;历史时期武陵山区药材产地分布变迁研究(618-1840)[D];西南大学;2011年
7 罗yN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许智银;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梁江;中国美术鉴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10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卓;中国传统装饰纹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宋岚;中国狮子图像的渊源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李丽;唐宋时期化外人的相关法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红伟;盛唐诗歌与西域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佳佳;外来文明与汉晋洛阳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旭珍;唐代胡笳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刘冬雪;宋代海外贸易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宏伟;陇右唐人小说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林;碰撞·解构·重铸——20世纪的中国绘画[J];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02期
2 吴纯玉;呼唤阳刚之气的中国绘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陈钦瑜;简析中国绘画用光及其科学性[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年02期
4 金戈;中国绘画与水(一)[J];海河水利;2005年04期
5 林宜耕;“抽象移情”是中国绘画的显著特征[J];福建艺术;2005年05期
6 张晓路;中国绘画与表演关系刍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李克;韩雪松;;论中国绘画批评中的文化品格[J];艺术百家;2006年05期
8 刘杰;刘晓冰;;浅析中国绘画中的“趣”[J];艺术教育;2007年06期
9 林晓;;林晓 美国中国画写生[J];艺术市场;2008年01期
10 赵运虎;;论中国绘画中的“势”[J];美术观察;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祯;;中国绘画中的伦理关系与未来[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2 焦珂琦;;从中国绘画中走出的色彩——郭泰来艳彩水墨绘画赏析[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3 蒋正义;;对新潮美术的思考[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康育义;;《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的诞生及其意义[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严淡如;;从顾恺之的杰出成就看六朝文化的转型[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本义;珍视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N];光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研;中国绘画:繁荣不等同于高度[N];辽宁日报;2011年
3 杨琪;中国绘画发展的历程[N];学习时报;2008年
4 范迪安;传播20世纪中国绘画的文化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志军;中国绘画,挂在墙上的股票?[N];西部时报;2007年
6 籍忠亮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元代中国绘画概况[N];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研;炒出来的天价画作迟早被市场淘汰[N];辽宁日报;2011年
8 许江;流水明月向东方[N];美术报;2009年
9 辛信;古代人物的新想象[N];美术报;2008年
10 晓程 其团;探索中国画新美学[N];农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泉发;分流与整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其凤;宋徽宗对文人画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浅析中国绘画中的“趣”[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游洪琼;瞬间动态的永恒之美[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3 康茜;论中国绘画中“石头”的美学[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周广胜;中国绘画中的书法元素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明月;谈中国绘画的线语言[D];重庆大学;2005年
6 吴昕凤;解析中国绘画中的色彩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卿科军;中国绘画的当代转型[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申艳军;雍正、乾隆粉彩艺术与中国绘画的关系[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9 文明红;谈中国绘画中线条的艺术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江源;论密体画格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内涵[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59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25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