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能源合作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7-12-07 11:29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能源合作新格局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格局


【摘要】:目前,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能源消费增长重心将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世界能源贸易重心将从大西洋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在沿线国家形成以油气管线网络为基本依托的多条经济走廊,涵盖能源上中下游领域的不同产业中心,形成能源供给短距离化关联区。中国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以能源开发为切入点,促进产业合作,推动沿线周边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自身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研究》,编号:41401188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分类号】:F125;F426.2
【正文快照】: 一、全球能源格局发展新趋势在技术进步、气候变化、石油价格维持高位的叠加效应下,全球能源需求将变得更加多元。在低碳的未来,天然气或将取代煤炭的地位,新能源将持续快速增长,多种选择间的相互平衡将更有利于全球能源安全。但是,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在供需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2 刘佳骏;汪川;;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5年06期

3 卢昌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J];决策咨询;2014年04期

4 张勇;;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宗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J];城市观察;2014年06期

2 唐松;宋宗宏;祝佳;;2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广州的战略选择与关键问题[J];城市观察;2015年01期

3 刘佳骏;汪川;;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5年06期

4 杨保军;陈怡星;吕晓蓓;朱郁郁;;“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2期

5 陈臻;张成;;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南海特种船物流基地构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6 樊秀峰;程文先;;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便利化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7 陈明宝;陈平;;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视角下“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构建[J];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8 杨伦庆;刘强;吴迎新;原峰;;广东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J];海洋信息;2014年04期

9 陈晓律;叶璐;;中国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节点:马来西亚与泰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10 邵雪婷;;中国古代海洋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动因对比[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巩琳;基于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洋教育教学内容演变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2 黄芳;海上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与信道建模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魁;试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上限[J];东方博物;2004年04期

2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3 吕余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产业合作探索[J];东南亚纵横;2014年11期

4 卢昌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J];决策咨询;2014年04期

5 陈惠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6 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改革;2014年03期

7 郑海麟;;建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与战略思考[J];太平洋学报;2014年01期

8 赵春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9 冯定雄;;新世纪以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问题述略[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04期

10 李建民;;“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金俊;[N];经济日报;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荻;中国将成为最大能源购买国[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年04期

2 赵忠廉;福建能源生产、消费与结构状况分析[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2年03期

3 朱成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能源的发展[J];节能;2006年02期

4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5 王建华;刘芳;;国际能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12期

6 蒲晓刚;李晓曼;;中亚能源之争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班硕言;;“能”发展之基石 “源”生态之累积——关于能源引发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4期

8 ;李克强在全国能源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保障能源供给 促进经济发展 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J];上海节能;2009年02期

9 林文宽;;浅议未来10年广西能源发展[J];广西经济;2009年08期

10 本刊编辑部;;能源资讯[J];中国三峡;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王谦;;我国能源、经济、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能源“十五”发展重点规划[A];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四届信息发布会专辑[C];2001年

4 范维唐;;21世纪中国能源[A];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A];《电站信息》2012年第8期[C];2012年

6 ;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7 吴君隆;谷晓江;程进;金明亮;马燕;;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8 方华灿;;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年

9 胡小平;;中国能源持续战略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曾少军;;全球能源与环境现状及前景[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谭红梅;能源保险:期待东风扶上马[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戚燕凌 郑金发;揭开土耳其能源面纱[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金言;拓宽能源学研究新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陶社兰;熊光楷:“中国能源威胁论”站不住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经济学中的“能源”[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史丹;深入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白明辉 陶思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许勤华;中加能源合作迎来春天?[N];中国能源报;2012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在中欧高层能源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英国《经济学人》 赵清 译;英国能源议案招致民众不满[N];中国石化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才炜;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外部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俊峰;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新疆大学;2009年

4 王亚栋;能源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关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芮雪琴;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伍福佐;能源消费国家间的能源国际合作:一种博弈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庞丽;经济增长中能源政策的计算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云;东北亚能源合作中的美国因素探析[D];暨南大学;2007年

2 Akulova Yulia;中俄能源合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Azamat Baimoldin;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能源合作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雷曼誉;能源安全视角下的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D];辽宁大学;2012年

5 单君兰;中俄能源合作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6 李训领;中国能源发展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位现强;挑战与机遇—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因素[D];暨南大学;2009年

8 吴晓春;中印能源的竞争与合作[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文锴;中印能源合作的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久佳;美国能源支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2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262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4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