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
发布时间:2017-12-12 04:08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
【摘要】:当下,建立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的传播行为,是一场话语生产与权力争夺的较量,是中国在综合国力渐增后试图获取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良好大国形象的新尝试。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为样本,从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对其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话语历经媒体"家国同构"与"天下大同"的模式化生产,已成为中国形象的重要话语标识,媒体以"一带一路"话语为载体,企图建构身份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助力于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分类号】:G206.2
【正文快照】: 大众传媒是强大的形象塑造者与传播者。Merrill J.C认为,通过引导、界定、修改个人对外在环境的价值与行为,大众传媒在传递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塑造国家形象和建构认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1]国家形象建构与媒介话语生产之间的基本联系表现在:国家形象必须依附特定的媒介进行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翁韬;;党报在舆论主导上面临的危机——从两种话语模式谈起[J];新闻爱好者;2007年07期
2 代树兰;;电视访谈的话语特色[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新蕾;从话语再现到身份抗争:大众媒介与中国同性恋社群的互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1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2810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