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东北困局下“扩大开放合作”大文章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7-12-28 02:28

  本文关键词:东北困局下“扩大开放合作”大文章怎么做 出处:《人民论坛》2015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经济 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


【摘要】:受到国际政治、外交等影响,加上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与政策制约,以及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东北对外开放的进程并不顺利。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提出的对外开放大战略,东北地区要抓好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谋划互联互通的大通道建设,推动优质富余产能"走出去"。
[Abstract]:Due to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diplomacy, and with the relative backwardness of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policy constraints and the lagging behin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border areas, the process of opening up to the northeast is not smooth.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s our major strateg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e must seize this historic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channel for interoperability, so as to push the high-quality surplus capacity to go out.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分类号】:F127;F125
【正文快照】: 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机遇,积极主动地推进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互动,对于东北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东北“借港出海”战略取得突破,但对外开放合作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近些年来,东北地区努力扩大对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晓芳;“10+3”区域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冯杰;在区域合作的基本格局中认识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建设的重要意义[J];管理评论;2003年08期

3 王宏纬;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当代亚太;2004年02期

4 ;中国最大规模区域合作启动[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22期

5 王健朴;论“9+2”区域合作的基础和协调政策[J];特区经济;2004年09期

6 魏霞;加强区域合作 实现贵州的历史性跨越[J];当代贵州;2005年11期

7 张婷婷;试论发展中国与南亚的区域合作[J];南亚研究;2005年01期

8 辛文;推进区域合作 共谋发展强大[J];决策咨询通讯;2005年03期

9 ;“泛珠9+2”区域合作再开新篇[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0期

10 陆建人;论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J];当代亚太;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周文兴;刘畅;;论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过程中的行为——以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与长江上游关系为例[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熠煜;杨浩楠;;社会资本与区域合作治理[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三卷)[C];2011年

3 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 参考文献[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5 张继明;;加强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战略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6 唐燕;;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艺雯;;论环境区域合作制度的建设[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何大明;苟俊华;;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区域合作中的陆疆跨境生态安全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杨允中;;强化现代发展意识与提升整体性国际竞争力——重谈不容延误的粤港澳区域合作[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坚;;京津冀晋蒙区域合作及“大北京”构想[A];北京两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静;哈洽会联奏区域合作强音[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来明;关于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合作[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周建政;加强区域合作 谋求共同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铁兵 吴新光;区域合作 谋求多赢[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梅;发挥比较优势 加强区域合作[N];黑龙江日报;2005年

6 王军;海南在区域合作中有独特优势[N];海南日报;2004年

7 吕壮;加强区域合作是重要主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8 记者 刘兴祥 郭蕾;各省普遍高度重视区域合作[N];证券时报;2003年

9 本刊记者 高立洪;美国:区域合作努力恢复保护五大湖[N];中国水利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正红;泛黄海区域合作再拓新领域[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龙熙;中日韩可持续发展比较与区域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郭文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延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周桂荣;区域合作中的政府管理模式选择[D];南开大学;2009年

4 郑文升;我国资源型地区发展的补偿与援助[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伊卡万(Ekaouel Hakilou);非洲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光;市场与行政双重逻辑下的区域合作制度变迁[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运美;多中心视角下的区域合作治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刘超;区域间政府合作:应对边缘化的共识[D];西北大学;2010年

4 金萍;粤港澳合作的制度创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余鑫;跨国资本流动对区域合作强度的响应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6 李群涛;中国与中亚区域合作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刘深诣;中日韩区域合作的进程及前景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8 刘祝君;南亚区域合作以及中国的参与[D];外交学院;2010年

9 魏雪娇;地方政府区域合作治理中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筱琼;云南省面向南亚开放的战略机遇与前景[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4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344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