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杜威美学思想观照下大学英语审美教育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22:22

  本文关键词:杜威美学思想观照下大学英语审美教育实践研究 出处:《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英语 杜威美学理论 审美教育 经验 英语审美教学


【摘要】: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大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英语是最通用的国际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特性。大学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言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大学英语审美教育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是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大学英语审美教育是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基于审美感知作为媒介,相互循环产生愉悦享受的和谐状态的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创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寻求师生本质的感性显现。通过对5所高校500名学生和1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教师缺乏审美素养、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陈旧,学生缺乏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力等问题。杜威的“艺术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的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完成教学内容,达成语言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在杜威美学思想的观照下,本研究构建了经验先导(激发兴趣)—环境改造(创设氛围)—经验初探(个体感知)—交互作用(师生合作)—经验延伸(生生合作)—经验升华(人文关怀)的大学英语审美学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发现大学英语审美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最终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Abstract]:College English is a required basic course for non English Majors in our universitie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basic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English is the most commo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 of human culture,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The Belt and Road development strategy step by step,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facing new demands and challenges. The unity of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tic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solid English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strong aesthetic ability, form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d language and cultural literac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College English aesthetic education is refers to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contents based on the three aesthetic perception as a medium, each cycle from the harmonious state of pleasure activities, but also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eek the essence of creative subje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perceptual appearance.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500 students and 100 teachers in 5 univers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uch as teachers' lack of aesthetic quality,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forms, lack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Dewey's theory of "art comes from daily life experience" can effectively guid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mplete teaching contents, achieve language teaching goals,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aesthetic abi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knowing and meaning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In view of Dewey's aesthetics, this study construct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ilot (interest) - Environmental Reform (the creation of atmosphere) -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 perception) - interaction (teacher-student cooperation) - extended experience (student student cooperation) - experience (humanistic car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and aesthetic. Applied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eaching effect,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of aesthetic helps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improve th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esthetic ability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and ultimately achieve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ol and humanities.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琼;;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2 刘淑霞;;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3 李辉;;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J];才智;2010年24期

4 梁慧;;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享受快乐[J];现代交际;2010年08期

5 黄永珍;;激发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兴趣的三种途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6 马晓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1期

7 李书芬;;浅谈英语课堂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02期

8 牛伟花;;体育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9 熊艾莎;;创业学生在线外贸平台英语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以浙江某高校创业学生为例[J];科技视界;2011年03期

10 张爱香;张建德;;浅谈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莹;李燕芳;郑渝萍;;小学儿童英语课堂学习焦虑发展及其与教师教育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武宏波;;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3 郭飞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赵娜;;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及对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5 袁敏;;职高生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成因与对策分析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6 朱艳辉;;巧设英语情境激活英语课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7 杨丽华;孟妍;;语用失误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茅海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伟;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茜邋通讯员 杨旎;英语学习缘何热度高成效低[N];光明日报;2008年

3 陈小萍;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N];巢湖日报;2011年

4 大方县百纳民族中学 方丽;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学习策略[N];贵州民族报;2011年

5 济源市克井镇克井一中 任霞;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趣味性[N];学知报;2011年

6 江苏省泗洪县归仁中学 潘姝;英语课堂点滴谈[N];学知报;2011年

7 潮安县实验学校 陈岱娜;论情感教学在英语课中的运用[N];潮州日报;2009年

8 赵科(北京市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市英语骨干教师、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浅谈英语词组记忆[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山东省巨野县第二中学 刘路平;培养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策略[N];学知报;2011年

10 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城关中学 韦桂梅;浅议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习惯[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罗爽;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宋枫;基于MOOC的高职英语O2O教学模式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魏吴娟;私立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冬艳;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的调查分析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春燕;英语晨读对提高小学生英语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小杰;初中优秀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8 余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江小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孟香云;普通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47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347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