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 出处:《科技导报》2015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速铁路是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复杂巨系统。中国铁路通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发展之路,成为世界上高铁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本文回顾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高铁在技术、安全、性价比三方面的特点。中国高铁的技术先进主要体现在运营速度高、建设环境复杂、运营场景多样,并能与世界先进铁路技术相兼容等方面;安全可靠主要体现在建立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强化工程质量源头管理、加强产品质量准入管理、严格运营过程管理、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等方面;性价比高主要体现在建设工期、建设成本、节能环保和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展望了中国高铁的未来发展,提出应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要求,研发更先进、更可靠、更经济的高铁技术,确立中国铁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铁路总公司;
【分类号】:U238
【正文快照】: 高速铁路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铁路现代化的标志,具有安全、快速、正点、舒适、环保等诸多优点。为了发展高速铁路,长期以来中国铁路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1992年,中国铁道部在《铁路今后十年和“八五”科技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发展高速客运的目标,并于当年启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华武;;中国高速铁路创新与发展[J];中国铁路;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进;张亚东;;中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分析与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徐飞;;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主旨·方略·举措[J];中国工程科学;2015年04期
3 杨燕;朱焱;戴齐;李天瑞;;智慧轨道交通——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J];计算机应用;2012年05期
4 许铁矛;耿宏图;;国内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增长动力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年13期
5 干佳薇;;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7期
6 向泽锐;徐伯初;支锦亦;;中国高速列车工业设计研究综述与展望[J];铁道学报;2013年12期
7 刘大为;郭进;王小敏;陈建译;杨扬;;智能铁路信号系统展望[J];中国铁路;2013年12期
8 蒋笑霜;;对高速铁路信号设备应急处置的思考[J];铁道通信信号;2014年10期
9 王洪德;李学伟;李雪梅;姜天宇;;基于普适安全理论的高速铁路员工培训体系研究[J];中国铁路;2014年10期
10 刘大为;郭进;王小敏;陈建译;杨扬;;中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丁祖德;高速铁路隧道基底软岩动力特性及结构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周济民;水下盾构法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冯旭杰;基于生命周期的高速铁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模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亮亮;基于柔性构架的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与疲劳强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王新星;高铁专用宽幅氯化聚乙烯(CPE)防水卷材配方研究及加工成型[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熊文涛;CRTS-Ⅱ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过程气泡产生机理与控制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蔡晶;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轨道交通建模及其仿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5 阚呈;浅埋回填土质高速铁路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变形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胡朕;中国高速动车出口竞争力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王瑶;从高速铁路看技术的社会控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吕宝雨;牵引供电系统外部电源可靠性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张蒙;列车撞击荷载下水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陈莹;互律控制方法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永福;;中国高速铁路的成功之路[J];铁道学报;2009年06期
2 魏雅华;;聚焦中国高速铁路[J];企业研究;2010年05期
3 张凡;;充满生命灵动的历史诗篇——评《穿越梦幻的时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J];中国记者;2010年04期
4 顾尚华;;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崛起[J];交通与运输;2010年04期
5 郑健;;提高中国高速铁路“走出去”的整体水平[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02期
6 戴荣里;;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伦理审视——“7·23”中国高铁事故的反思及日、法、德高铁发展的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谭宝生;;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2期
8 崔瑞超;;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0期
9 思良;;中国高速铁路吸纳外资[J];侨园;1994年05期
10 何华武;;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J];学术动态;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俞海利;;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浅析与探讨[A];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2 李钒;;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移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我国高速铁路突破10000km占世界45%[A];成都市“两快两射”快速路系统工程论文专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焦红霞;铿锵前行 中国高速铁路演绎发展传奇[N];中国改革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温继武 高李鹏 骆文;中国高速铁路的“特种部队”[N];人民铁道;2013年
3 李晨;日本可能承建中国东北高速铁路[N];国际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朱会伦 实习生 尤杨;中国高速铁路呼之欲出[N];科技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彦;中国高速铁路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N];国际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维敏;新建1.6万公里 中国高铁高速驶向2020年[N];中华建筑报;2010年
7 哈尔滨市旅游局 李刚;“高铁时代”与“N小时”规划圈[N];中国旅游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温继武 高李鹏 骆文;中国高速铁路的“特种部队”[N];人民铁道;2013年
9 本报专稿 木泉;争抢中国高铁市场 德国胜在战略[N];世界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子麟;中国正成为世界高铁发展的“领跑者”[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本文编号:1351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35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