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1 07:33

  本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保护 供给侧改革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少数民族文化流失情况严重;民族文化产品开发总体不足且同质化严重;民族文化亟需保护。由此提出政策建议: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创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工作;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re than 60 years ago,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which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strengthening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rout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o be solved: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along "Belt and Road" is relatively weak; The loss of minority culture is seriou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products is insufficient in general and serious in homogeneity; Therefore,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eizing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of "Belt and Road" and innovating the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culture;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protec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Focusing o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cultural industries; Strengthen 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ulture.
【作者单位】: 民族文化宫展览馆;
【分类号】:G120
【正文快照】: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主线,既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也包含丰富的文化交流内涵。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民心相通互信,是“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的文化基础与社会根基[1]。我国民族地区几乎都在“一带一路”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田华;;探寻民族文化保护的新思路——以“大丽铁路文化保护项目”为例[J];民族论坛;2011年14期

2 杨田华;;从“大丽铁路文化保护项目”探索民族文化保护的新思路[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西江苗寨发放文化保护奖金[J];当代贵州;2012年25期

4 王锋;关于民族文化保护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5 刘晖;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6 吴文定;试析黔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陈蜀玉,王建民;民族文化保护:经济发展的资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8 安颖;;试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3期

9 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周真刚;敖惠;;纪念贵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绍明;;当前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问题[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发苍;;试论三江并流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孟航宇;;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以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为例[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明;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成立[N];恩施日报;2007年

2 记者 彭晓全;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论坛举行[N];恩施日报;2008年

3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陈学礼;民族文化保护要“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杨进朝;龙胜政协建言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N];广西政协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群策群力 把民族文化保护得更好[N];红河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刘昊;国家应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扶持力度[N];科技日报;2013年

7 屈运玲;龙胜政协专题调研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N];广西政协报;2014年

8 记者 马效军 实习生 王建忠;中加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论坛开幕[N];甘肃日报;2007年

9 岑家勇;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民族文化保护[N];黔西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永刚 整理;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峰;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法制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李超;面向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交互纪实影像叙事及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郑首艳;政府、NGO和社区主体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关系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6年

4 马胜强;现代化进程中的喀什民族文化保护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5 刘娜;非政府组织参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6 杜晓娟;民族文化保护的县级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向晶;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

8 王小梅;新农村建设中沈阳市朝鲜族村落民族文化保护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徐飞;多元文化关系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理思考[D];新疆大学;2008年

10 张丹妮;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81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481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8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