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云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云城市 空间布局 出处:《规划师》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数据概念与应用的兴起促生了云产业的迅猛发展,进而引发云城市的出现。一方面,云城市的分布将受到云产业特性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另一方面,作为创新型的特色产业形态,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将对云产业首要萌生地点具有极大推动作用。研究选取"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策背景因子,选取气候条件、配套设施、地质安全和人才要素作为产业发展因子,通过因子叠加法判断云城市未来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哈长、东陇海、冀中南、中原、呼包鄂榆、天山北坡和四川西部等区域较为适宜形成云城市群。
[Abstract]:The rise of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oud industry, which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cloud cities. On the one 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loud citie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industry,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loud cities will show certain regularity. As an innovative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form,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t the national level will play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imacy of cloud industry. The study select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the policy background factor, climate conditions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Geological safety and talent factors 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actors, through factor superposition method to judg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ture cloud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hai Sea, Ha Chang, East Longhai, Central Hebei, Central Plains, Hubao Eyu, The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 and the west of Sichuan are suitable for forming cloud urban agglomer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08164)
【分类号】:TU984.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冀厅;;河北开展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20期
2 吴丹;;广西城镇空间布局与发展趋势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11期
3 孔玉辉;;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探索——以栾城县为例[J];科技资讯;2007年24期
4 张佳文;;上海演艺场馆空间布局的历史轨迹[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3期
5 余淼;胡平平;;攀枝花工业空间布局研究[J];规划师;2007年02期
6 咏菊;莫志信;布克;;对呼伦贝尔市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韩晓旭;孙威;樊杰;;空间布局规划后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8 赵军海;张丽;;幼儿园建筑空间布局的审视与思考[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10期
9 刘安生;张炜;刘铭;;公共厕所空间布局规划与数字化应用初探——以常州市中心城区公共厕所空间布局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10 张芯铭;刘中金;;重庆市合川区高校空间布局战略构想[J];重庆建筑;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守红;;湖南省城镇空间布局探讨[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陈昆仑;王旭;曾克峰;;体育中心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演变研究——以广州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新军;敬东;高世超;;调整优化上海发展空间布局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健;高文杰;;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以河北省村庄空间布局为例[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5 高文杰;;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与可持续发展[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6 赵玉奇;衷菲;;产城联动与产城融合——伊犁河谷大伊宁地区工业空间布局的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于涛;张京祥;陆枭麟;;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农村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南京江宁街道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红军;;天津发展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童志毅;;转型时期的产业多元结构与空间布局——以上海为例的战略构想[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10 温春阳;宋雁;何恺强;李宏志;蔡春;;“5·12大地震”后汶川县城乡空间布局重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雪婷 李鹏;科学规划引领 完善空间布局 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N];鹤壁日报;2014年
2 张利峰;我省构建“四区三轴”城镇空间布局[N];青海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曾晓伟;着力优化空间布局 科学谋划长远发展[N];绵阳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韩易桦;愿景,一座城市未来的畅想[N];青海日报;2010年
5 统筹 付晓峰 冯经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社会调查结果(概要)[N];济南日报;2012年
6 天津市规划局局长 尹海林;关于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的思考[N];天津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着眼大规划 实现大突破[N];廊坊日报;2010年
8 乙丁;城市规划勿忘“三分规划七分管”[N];兰州日报;2009年
9 马朝丽;从“一枝独秀”到“众星拱月”[N];河北日报;2007年
10 首席记者 张淼 记者 吕晓明;突出山水特色建设宜居城市[N];牡丹江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城市建成区幼教园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程呈;明清时期通州城空间布局复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汤欢;浙江省开化县多种规划融合协调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赵文茹;美国典型植物园服务功能与空间布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赵晓旭;基于轨道交通建设的西安市保障性住区空间布局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王路佳;基于风环境的呼和浩特市中心商业区空间布局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7 刘伟;基于农旅产业融合的房干村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8 辛昊澎;辽宁中部村庄布点及空间布局的更新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9 {溺,
本文编号:1544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54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