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视角下“一带一路”的对外报道
本文选题:对外报道 切入点:政府视角 出处:《青年记者》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 倡议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巨大反响。由于国际关系背后的力量角逐和利益纠葛,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国际社会制造的话语困境,并力争"一带一路"话语主导权。话语的国际传播是实现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手段,当前,中国的英文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进行了广泛报道与解读。针对"一带一路"对外报道,许多研究非常关注新媒体的传播和融合媒体问题,但是当前中
[Abstract]: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th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elt and Road")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caused tremendous repercussions. In the course of carrying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China must face the discourse dilemma cre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strive for the leading power of the discourse.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discourse is the necessary means to realize the right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Belt and Road"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mainstream English media in China.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very much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but at present,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生态语境下我国国际传播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14JJD860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志升;对外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J];采.写.编;2000年06期
2 赵仙泉;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文化策略[J];电视研究;2001年02期
3 席静华;小地方 大形象——地方电视台对外报道浅谈[J];新闻记者;2001年09期
4 潘杰;从报道国际走向国际化报道——中国产经报纸对外报道观察[J];中国记者;2002年08期
5 张发龙;;用世界眼光审视对外报道[J];山东视听;2003年03期
6 水青山;;对外报道的“基本教材”——简介《对外报道教程》[J];对外大传播;2004年08期
7 文赤桦;坦城交流 赢得实效——谈对外报道观念的与时俱进[J];中国记者;2004年12期
8 刘洁;陶夏茉;;对外报道要增强针对性[J];新闻传播;2004年03期
9 熊树文;;改进对外报道的几点思考[J];创造;2005年12期
10 王民娜;论对外报道中的平衡原则[J];声屏世界;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国麟;吴华清;杜旭峗;;现代化理想图景的诉求——从2010年世博会对外报道看中国公共外交的话语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2 陈昊;;浅论澳广国际广播及对外报道[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明筝 姜楠;浅谈对外报道的改进方法[N];吉林日报;2011年
2 记者 蔡尧;涉藏对外报道研究策划会在林芝召开[N];林芝报;2007年
3 通讯员 寇钧剑 赵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4 苍穹;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N];中华新闻报;2002年
5 朝涛 郭新峰 张发龙;对外报道中的新闻背景运用[N];中华新闻报;2003年
6 何国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在现代传播体系下改进中国对外报道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虞宝竹;向世界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N];中华新闻报;2009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李雪昆;中新社55载拓展对外报道新格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熊蕾;新华社英文广播 发出中国的声音[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通讯员 伍振;十八局集团新闻宣传叫响中国铁建品牌[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新;新华社对外报道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汪隽;对外报道中有关藏传佛教新闻框架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
3 王若琳;《中国日报》突发灾难事件对外报道现状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林俊聪;重大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湛;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汉英新闻编译[D];外交学院;2011年
6 潘清;抢占国际舆论高地[D];复旦大学;2008年
7 蒲林玲;突发事件的对内与对外报道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毅;从我国英语新闻网站看对外报道的现状与发展[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杜瑞;《救国时报》对外报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芳;中国崛起背景下的新华社对外报道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0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56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