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反恐法律机制建设的中国应对

发布时间:2018-03-14 08:28

  本文选题:恐怖主义 切入点:国际反恐 出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时期国际恐怖主义愈演愈烈,ISIS的猖獗震惊了全世界。当今的国际反恐法律机制缺乏一个统一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定义,尽管国际社会反恐的法制在不同的层面都有所涉及,但是在实际操作和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重要的问题和适用的困境:联合国现有反恐法律文件缺乏统一协调性,且存在很多空白和漏洞;反恐缺乏及时的信息来源,缺乏对称性;区域性反恐法律机制面临挑战。所以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尊重当事国的主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基础上加速缔结一个全面的普遍的国际恐怖主义公约已是国际反恐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正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随着《反恐法》的出台,如何加强国际、区域的反恐合作机制建立及国内相关法律机制建设和接轨,如何在必要时予以适当的军事介入,同时提高全民的反恐意识是必要的风险应对措施。
[Abstract]: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in the new era shocked the world with the rampant use of ISIS. Today's international legal regime against terrorism lacks a unified definition acceptable to most countries, even 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counter-terrorism legal system is addressed at different level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importan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ir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and use: the lack of uniformity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existing United Nations legal instruments against terrorism,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many gaps and loopholes; and the lack of timel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counter-terrorism. Lack of symmetry; regional counter-terrorism legal mechanisms face challenges. Therefor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to safeguard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and to respect the sovereignty of the countries concerned. To accelerate the conclusion of a comprehensive and universal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nti-terrorism legal system. China, which is promoting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Anti-Terrorism Law, How to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nti-terrorism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relevant legal mechanisms, how to intervene in military affairs when necessary, and how to raise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anti-terrorism ar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risks.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
【基金】:国家2015年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研究”(15ZDB178)阶段成果
【分类号】:D99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黄云;;国际反恐法律合作的回顾与反思[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4期

2 叶俊;徐冬根;;论国际反恐引渡合作的内生性局限及对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王胤颖;国际反恐立法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4 蒋娜;;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探析——以首例“核暗杀”事件嫌疑犯的引渡案为切入点[J];现代法学;2009年04期

5 张艺凡;;国际反恐合作立法新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2期

6 黄瑶;;论国际反恐法的范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7 吴玉红;郭玉坤;;国际反恐立法趋势及完善中国反恐立法的思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陈晓济;;国际反恐立法模式与我国反恐法律构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罗刚;统一标准 规范行动——国际反恐的首要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1期

10 陈建萍,秦鹏;国际反恐法律合作模式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学院教授 周健;国际反恐法律合作机制亟待形成[N];检察日报;2014年

2 赵雯;反恐: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N];检察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俊鸣;中国签署两大国际公约[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荣钰湘;“恐怖主义”的认识分歧与解决之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

2 曹静;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接轨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3 任碧琳;国际反恐新问题立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4 田春明;国际反恐局势下免受酷刑权利的维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伟;论引渡在国际反恐合作中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0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610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