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与策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8-04-05 09:42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切入点:物流业 出处:《对外经贸实务》2017年05期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覆盖地域广泛且国家众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本文从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并从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运输方式、提升供应链物流"走出去"服务能力、深化国际交流运输合作、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加快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国际物流运输巨头兼并重组等方面提出拓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市场空间的策略,加快推进我国"物流强国"战略建设目标进程。
[Abstract]:"Belt and Road" strategy covers a wide range of regions and many countries, is the most dynamic region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a broad market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rke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Belt and Road", and vigorously develops the mode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to enhance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s "going out".In the aspects of deep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transportation cooperation, constructing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working network system, speeding up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nd promoting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giants, the strategies of expanding the market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Speed up China's "logistics power" strategic goal proces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口岸物流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策略研究(010616C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2017年度职业教育科研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研究(XJZJKT-2016Y16)”联合资助
【分类号】:F2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艳;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J];中国物资流通;2001年14期

2 李博仁;日本物流业及其启示[J];港口装卸;2001年05期

3 陆正业;借鉴日本的物流经验 加快发展我国物流业[J];广西交通科技;2001年03期

4 田亦夫;日本物流业及其启示[J];上海商业;2001年08期

5 王焰;从海尔物流看厂商物流管理变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08期

6 张铎 ,李姗姗;物流基地解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21期

7 汪鸣;成绩 问题 解决方案构建的发展链——中国物流年综述[J];综合运输;2002年03期

8 ;谨防物流业泡沫[J];水路运输文摘;2002年09期

9 肖艳;赵启兰;王耀球;;2001年中国物流发展回顾[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焦文旗;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论坛;200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俊杰;;着眼企业长远发展 提高物流服务创新[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闫春荣;;解析现代物流是什么[A];第四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小彪;黄曼慧;;论政府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干预[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敬菊;;浅谈三方协同推进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计国君;;我国物流业振兴规划下物流产业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A];第七次全国重点市场总裁联席会暨“十二五”时期市场创新发展论坛会刊[C];2010年

6 杨建鹏;;发挥物流作用,缩短内部配套周期[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鞠颂东;李伊松;;西部物流发展问题研究[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皓若;;勇于实践 开拓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新局面——关于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几点思考[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9 陆江;;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 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10 ;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美环 本报记者 韩世轶 朱美环;专家会诊西部物流[N];中国交通报;2003年

2 邵清东;北京地区物流市场分析[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记者 庞俊峰;我区首届物流论坛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中国贸促会驻德国代表处;德国物流市场解析[N];中国贸易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欣;第八批A级物流企业出炉[N];现代物流报;2009年

6 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侯东卫;求真做实促进陕西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N];现代物流报;2012年

7 记者 蒋梦惟 孙丽朝;中物联建议对物流用地立法保护[N];北京商报;2014年

8 谢军(作者单位:合肥市四创公司);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N];安徽经济报;2004年

9 本刊记者 吴昱;物流大典·新闻事件回放[N];成都日报;2005年

10 郭钰;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N];中国工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献美;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云物流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锐;第四方物流弹复性网络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李佳;具有可靠性要求的第四方物流系统网络设计与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4 张夏恒;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邵扬;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国旗;具有多属性特征的城市物流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何远成;基于水运的流域物流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周启蕾;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张圣忠;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吴文征;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卫;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物流需求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汪镭;基于Proplanner的JY工厂设施布局改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平;作业成本法在C物流公司的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庞绪庆;京津冀物流业与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5 胡玉祥;基于TPL的M电器公司物流体系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宋毅宁;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战略模式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熊泉辉;福建省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8 张然;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依托的物流企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许程;物流园区布局优化与作业流程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新;青岛海新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1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714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