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公路泥石流易发性等级评价与起动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泥石流 + 中巴公路 ; 参考:《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巴公路奥依塔克-布伦口段地处西昆仑山腹地,所处区域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气候环境恶劣,自中巴公路建成通车以来,该段一直饱受泥石流灾害的影响。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研究寥寥无几,使得中巴公路缺乏有效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自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巴公路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得到重大提升,为了摆脱泥石流灾害对改建公路的影响,本课题组以“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形成成因、分布特征和工程治理研究”项目为依托,对泥石流起动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同时对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易发性等级进行评价,以期为公路的选线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本文以K1562泥石流沟谷为试验原型进行泥石流起动室内模型试验,探究沟谷型泥石流的起动特征并分析不同试验条件对泥石流易发性的影响,为易发性评价指标选择提供依据。同时根据现场调查采集的数据和收集的研究区相关背景资料,深入分析泥石流成灾背景,选取相关指标建立了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正态云模型和联系期望模型两种方法进行易发性等级评价。通过研究得到以下成果:(1)从地形、地质、水文三大泥石流形成条件出发,详细说明了研究区泥石流形成的背景条件,揭示了研究区泥石流易发的原因,归纳总结了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2)为探究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影响因素对泥石流起动和易发性的影响,本文选择K1562泥石流沟谷为试验原型,取其形成区的松散堆积物作为试验土体,并采用1:100相似比,进行了6组20次室内试验。试验提出以泥石流起动临界水量作为泥石流易发性的衡量标准,得到了影响泥石流起动的因素:沟床坡度、颗粒级配、径流流速以及土体断面形态、堆积厚度和含水率与泥石流起动临界水量、峰值孔隙水压力、达到峰值孔隙水压力的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运用回归分析拟合函数,分析相应的变化趋势。同时根据临界水量总结不同试验条件对泥石流易发性的影响,得出:所选的因素对泥石流易发性均有影响,但是沟床坡度、颗粒级配、径流流速和含水率对泥石流易发性的影响比断面形态、堆积厚度大。(3)在试验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理论推算K1562原型泥石流沟谷起动所需的临界水量,并与暴雨雨力15mm/h作用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洪峰流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该雨力作用下原型泥石流沟谷极有可能暴发泥石流。从而本文提出可将该临界水量作为K1562原型沟谷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的一个定量的理论判别依据。(4)根据试验结果和泥石流勘察规范,结合中巴公路实际情况,选用水土流失严重程度、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沟口泥石流堆积程度、河沟纵坡、区域构造影响程度、植被覆盖率、岩性影响、沿沟松散物储量、沟岸山坡坡度、产沙区沟槽横断面、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流域面积、流域相对高差、河沟堵塞程度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提出将易发性等级划分为4级,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应权重,从而建立了研究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5)分别建立正态云模型和联系期望模型对研究区32条沟谷型泥石流进行易发性评价,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勘察结果对比表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等级较高,且活动频繁,其中极易发泥石流沟谷占53%,中等易发泥石流沟谷占44%,轻度易发泥石流沟谷占3%。就两种评价方法而言,正态云模型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较联系期望模型高,评价结果更保守、安全系数更高,因此说明正态云模型比联系期望模型更适合于泥石流易发性等级评价。本文极大地丰富了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易发性等级评价及泥石流起动特征这两方面的研究,对中巴公路的选线和防灾救灾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对本区域后续的泥石流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debris flow disaster on reconstruction highway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conditions of debris flow in Zhongba highway , and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conditions of debris flow in Zhongba highway , and analyses the causes of debris flow in the research area , and summari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disasters in the study area . ( 2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start - up and volatility of debris flow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ebris flow , the paper selects K1562 debris flow gully as the test prototype , and takes 1 : 100 similarity ratio as the test soil body ,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s on the volatility of debris flow . ( 4 )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est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debris flow ,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Zhongba highway , the author evaluates the vulnerability of debris flow in the study area , and compares the results with the actual survey results .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18.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健;杜强;李翠娜;;降雨强度对泥石流起动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6年03期
2 刘杰;毛爱民;王立波;钱德玲;戴启权;;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奥依塔克镇~布伦口段泥石流灾害及防治[J];公路;2015年12期
3 徐友宁;陈华清;杨敏;柯海玲;张江华;刘瑞萍;乔冈;;采矿废渣颗粒粒径对矿渣型泥石流起动的控制作用——以小秦岭金矿区为例[J];地质通报;2015年11期
4 魏小佳;裴向军;蒙明辉;;中巴公路奥依塔克-布伦口段高寒山区泥石流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3期
5 程英建;石豫川;石胜伟;刘富开;;数量化理论在泥石流易发性预测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年01期
6 亓星;余斌;朱渊;;滑坡碎屑堆积体形成泥石流的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6期
7 王念秦;薛瑶琼;李少兵;冯鑫;;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泥石流易发性综合评判模型[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8 汪明武;赵奎元;张立彪;;基于联系期望的膨胀土和改良土胀缩性评价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9 汪明武;李健;徐鹏;赵奎元;;膨胀土与石灰改良膨胀土胀缩性的云模型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李健;汪明武;徐鹏;徐鹏冲;;基于云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分类[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强;吉林省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2 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陈中学;粘土颗粒含量对蒋家沟泥石流启动影响及成灾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姿姿;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的孕育因素及易发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英;基于ArcGIS的旬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D];长安大学;2014年
3 许乾奇;震后松散体转化泥石流成因机理探究—考虑坡度、流量、初始含水率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4 杨雪;林芝地区冰川永久积雪地变化特征及泥石流易发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何志虎;基于Fuzzy-AHP法的泥石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宇;汶川县安夹沟泥石流特征与形成条件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曹屹东;汶川震区典型暴雨泥石流形成特征与条件的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曹琰波;矿渣型泥石流起动机理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麦华山;高速公路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胡浩鹏;北京市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1763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763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