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西面向东盟的旅游经济联系及社会网络演化——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前后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11-19 10:47
云南、广西两省区是我国通往东盟各国的主要陆路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较为突出的地缘优势。以"一带一路"建设前(2013年)和建设期间(2017年)的数据作为时间截面,采用旅游开放度、旅游经济联系量和社会网络联系等指标,分别对云南、广西两省区与东盟的旅游经济联系和社会网络关系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云南、广西两省区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开放度、旅游经济联系量均有很大提升,但与排名靠前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云南与东盟的社会网络联系高于广西,并向较高的网络中心度和网络结构方向演化;云南、广西两省区欲发展成为"面向东盟的辐射中心"或"面向东盟的国际通道",还需继续加大力度发展与东盟各国的跨境旅游合作。
【文章来源】:世界地理研究. 2020,2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7年云南、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开放度
根据旅游经济联系度形成的加权矩阵,将其转换为二分矩阵,利用Ucinet6.0软件分别构建2013年、2017年云南和广西的社会网络结构图。根据区域的网络特征,本文以平均值为依据将断点值取为0.042,即旅游经济联系度矩阵中数值大于或等于0.042时,取值为1,否则为0。根据节点数设定了节点大小,即节点数7-10为第一区块,节点数4-6为第二区块,节点数1-3为第三区块。根据网络密度的计算公式,通过Ucinet6.0计算出整体网络的网络密度。使用Netdraw绘制的“一带一路”建设前及建设后云南、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社会网络结构图如下(图2)。“一带一路”建设前,社会网络密度为0.3615,旅游合作网络较为稀疏;“一带一路”建设后,社会网络密度为0.5077,旅游合作越发紧密,旅游合作趋向纵深发展。将社会网络结构图中的云南和广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云南超越广西,成为正在崛起的区域次中心之一。从所在区块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前,云南和广西同属第三区块;“一带一路”建设后,云南进入第二区块,而广西依旧停留在第三区块。从网络结构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前,云南和广西与整个合作网络的联系均较为稀疏;“一带一路”建设后,云南凭借与缅甸和老挝的地缘优势,推动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使自身与整个合作网络的联系远高于广西。从中心位置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前后,广西保持着与泰国、越南的合作关系,但始终没有成为该区域的中心;云南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仅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提升,也将成为引领缅甸和老挝发展的区域次中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在东盟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J]. 全毅,高军行. 东南亚纵横. 2018(06)
[2]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前景与对策[J]. 金凤君,刘会远,陈卓,王姣娥,张正峰. 世界地理研究. 2018(04)
[3]中国—东盟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与重心轨迹演变[J]. 姚梦汝,陈焱明,周桢津,傅腾宇,李满春. 经济地理. 2018(07)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研究——以桂越、桂马合作为例[J]. 李好,王耀华,刘志超.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8(04)
[5]国外跨境旅游合作研究进展与启示[J]. 田里,吴信值,王桀. 旅游学刊. 2018(07)
[6]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成渝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 徐长乐,吴梦. 管理现代化. 2018(03)
[7]云南对外开放的历史透视、问题与出路[J]. 吴磊,曹峰毓. 思想战线. 2018(03)
[8]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沿边开发开放与边界效应演化——基于全国和广西、云南的数据分析[J]. 霍强,蒋冠.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8)
[9]“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研究[J]. 殷杰,刘雅芳,杨东旭,郑向敏. 经济地理. 2017(06)
[10]“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的经济联系——空间结构与合作格局[J]. 邹永广. 经济管理. 2017(05)
本文编号:3504881
【文章来源】:世界地理研究. 2020,2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7年云南、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开放度
根据旅游经济联系度形成的加权矩阵,将其转换为二分矩阵,利用Ucinet6.0软件分别构建2013年、2017年云南和广西的社会网络结构图。根据区域的网络特征,本文以平均值为依据将断点值取为0.042,即旅游经济联系度矩阵中数值大于或等于0.042时,取值为1,否则为0。根据节点数设定了节点大小,即节点数7-10为第一区块,节点数4-6为第二区块,节点数1-3为第三区块。根据网络密度的计算公式,通过Ucinet6.0计算出整体网络的网络密度。使用Netdraw绘制的“一带一路”建设前及建设后云南、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社会网络结构图如下(图2)。“一带一路”建设前,社会网络密度为0.3615,旅游合作网络较为稀疏;“一带一路”建设后,社会网络密度为0.5077,旅游合作越发紧密,旅游合作趋向纵深发展。将社会网络结构图中的云南和广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云南超越广西,成为正在崛起的区域次中心之一。从所在区块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前,云南和广西同属第三区块;“一带一路”建设后,云南进入第二区块,而广西依旧停留在第三区块。从网络结构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前,云南和广西与整个合作网络的联系均较为稀疏;“一带一路”建设后,云南凭借与缅甸和老挝的地缘优势,推动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使自身与整个合作网络的联系远高于广西。从中心位置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前后,广西保持着与泰国、越南的合作关系,但始终没有成为该区域的中心;云南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仅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提升,也将成为引领缅甸和老挝发展的区域次中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在东盟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J]. 全毅,高军行. 东南亚纵横. 2018(06)
[2]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前景与对策[J]. 金凤君,刘会远,陈卓,王姣娥,张正峰. 世界地理研究. 2018(04)
[3]中国—东盟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与重心轨迹演变[J]. 姚梦汝,陈焱明,周桢津,傅腾宇,李满春. 经济地理. 2018(07)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研究——以桂越、桂马合作为例[J]. 李好,王耀华,刘志超.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8(04)
[5]国外跨境旅游合作研究进展与启示[J]. 田里,吴信值,王桀. 旅游学刊. 2018(07)
[6]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成渝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 徐长乐,吴梦. 管理现代化. 2018(03)
[7]云南对外开放的历史透视、问题与出路[J]. 吴磊,曹峰毓. 思想战线. 2018(03)
[8]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沿边开发开放与边界效应演化——基于全国和广西、云南的数据分析[J]. 霍强,蒋冠.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8)
[9]“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研究[J]. 殷杰,刘雅芳,杨东旭,郑向敏. 经济地理. 2017(06)
[10]“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的经济联系——空间结构与合作格局[J]. 邹永广. 经济管理. 2017(05)
本文编号:3504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5048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