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能否促进中国企业创新?
发布时间:2021-11-22 05:10
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东道国特征视角研究了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多种逆向创新溢出渠道促进中国企业创新,其中外围技术剥离渠道的影响程度最大,研发成本分摊渠道次之,研发成果反馈渠道的影响程度最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东道国特征对企业逆向创新溢出渠道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特征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不同东道国特征对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文还发现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但影响程度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章来源】:科学学研究. 2020,38(08)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的价值链外溢效应[J]. 韩先锋. 科学学研究. 2019(03)
[2]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提升的新视角——基于环境规制的实证检验[J]. 韩先锋,惠宁,宋文飞.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4)
[3]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实证分析[J]. 靳巧花,严太华.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3)
[4]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J]. 李思慧,于津平. 国际贸易问题. 2016(12)
[5]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知识溢出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实证检验[J]. 吴哲,范彦成,陈衍泰,黄莹. 中国管理科学. 2015(S1)
[6]OFDI与国内创新能力关系中的“门限效应”:区域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分析[J]. 刘焕鹏,严太华. 科研管理. 2015(01)
[7]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J]. 毛其淋,许家云. 世界经济. 2014(08)
[8]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公司竞争优势[J]. 葛顺奇,罗伟. 管理世界. 2013(06)
[9]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J]. 蒋冠宏,蒋殿春. 世界经济. 2012(09)
[10]国际R&D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基于FDI和OFDI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 李梅. 科研管理. 2012(04)
本文编号:3511006
【文章来源】:科学学研究. 2020,38(08)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的价值链外溢效应[J]. 韩先锋. 科学学研究. 2019(03)
[2]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提升的新视角——基于环境规制的实证检验[J]. 韩先锋,惠宁,宋文飞.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4)
[3]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实证分析[J]. 靳巧花,严太华.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3)
[4]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J]. 李思慧,于津平. 国际贸易问题. 2016(12)
[5]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知识溢出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实证检验[J]. 吴哲,范彦成,陈衍泰,黄莹. 中国管理科学. 2015(S1)
[6]OFDI与国内创新能力关系中的“门限效应”:区域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分析[J]. 刘焕鹏,严太华. 科研管理. 2015(01)
[7]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J]. 毛其淋,许家云. 世界经济. 2014(08)
[8]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公司竞争优势[J]. 葛顺奇,罗伟. 管理世界. 2013(06)
[9]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J]. 蒋冠宏,蒋殿春. 世界经济. 2012(09)
[10]国际R&D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基于FDI和OFDI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 李梅. 科研管理. 2012(04)
本文编号:3511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5110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