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外宣翻译中的意向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16 20:25
  "一带一路"外宣文本的翻译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意向性角度,分析实例。从原作者、译者、读者三个主体出发,研究翻译中的意向性因素。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原作者、译者和读者的意向性分别如何影响了"一带一路"外宣文本的翻译,旨在为外宣翻译提供策略及参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意向性
    1.原作者意向性
    2.译者意向性
    3.读者意向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译者意向性操纵[J]. 覃海晶,邱进.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1)
[2]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贾文波.  上海翻译. 2007(02)
[3]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J]. 周晓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1)
[4]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黄友义.  中国翻译. 2004(06)
[5]意向性建构原理与读者理论[J]. 陈本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6]“原文”的物化与翻译研究[J]. 袁伟.  外国文学评论. 2001(03)



本文编号:3663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663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